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2016年,我吃过最好吃的一碗热干面

2016年,我吃过最好吃的一碗热干面

作者: 二刀流的武汉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6:20 被阅读0次

全文首发于公众号:二刀流的武汉(erdaoliu-city),关注二刀流,带你了解更有温度的武汉。

时隔两个多月,第一次吃到热干面,就在小区旁边的「蔡明纬」,过去我常光顾的地方。

过早的人不是很多,且不能堂食,小心接过面条,拌上小葱香醋萝卜干蹲在门口,拨开热气大口地咀嚼。味道和过去一样,只是多了份久违的亲切,一碗见底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蔡汉文老先生。

他是热干面发明人蔡明纬的长子,也是「蔡林记」创立最早的亲历者之一,2017年8月,因病去世。

01.

一 碗 最 讲 究 的 热 干 面

我和蔡老相识于2016年9月,那是武汉最热的时候,在他汉口的小家。

老人当时的身体还很硬朗,虽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热情好客,说话洪亮,每天上午还要在书房里摆弄下雕塑。

因为这次拜访,我吃到了可能是武汉最讲究的一碗热干面,也在闲谈叙话之间,知道不少自己当时闻所未闻的往事。

关于上世纪30年代满春路的卖面人、热干面的叫法来源以及「蔡林记」国营之前的故事碎片。

差不多中午时候,自家的厨房里,蔡老卷起袖子吆喝着准备做面。

首先调料,10余种调料方能配出一碗正宗的热干面,每种调料也都小有讲究。

比如芝麻酱、小磨香油,它们是热干面的灵魂。蔡老所用乃是黄陂至新洲一带的黄芝麻,炒熟后,石磨冷磨而成。小磨香油,香味轻盈,纯粹本真,与芝麻酱按1斤兑6两的比例调配。

萝卜干,必须选用新鲜的红萝卜,快刀引成颗粒,佐以盐、酱油、五香粉腌制,出水后再稍稍晾干,自有一股天然的酱香味。

翠绿的香葱,洗净放盐,增味的同时还能去腥。另外,还需香醋、生抽、辣油、味精、胡椒粉、白砂糖,虽不算眼花缭乱,也足以超出多数人对热干面调料的认知。

面条,不是市面常见的碱面,而是脱胎于黄陂油面的盐碱面,口感更好,不粘牙,有嚼劲,吃多了也不呛喉。

一切就绪,蔡老开始掸面。

猛火宽水,待到沸腾后,麻利地丢入两公斤左右的生面,再次煮沸后加些冷水,手握长筷反复的上下翻动,待熟至七八成快速捞起,再淋一次生水。

面条沥干,淋上菜油,再用筷子快速挑动吹凉,至此,一碗传统、正宗的蔡氏热干面约莫完成了八九成。混上10余种调料,条细浆韧、色泽黄亮的热干面正冒着诱人的热气儿。

面条入口,还没有细嚼,芝麻酱和小磨香油的浓香便先占据口腔,胡椒粉和红油带来略微刺激的麻辣,却不曾盖过面条的好吃劲道。

饮着茶水,随意瘫坐,任由夏季的闷热和窗外的嘈杂,在冒汗的头顶回荡。

02.

把 子 面 & 麻 子 面

热干面最早叫「把子面」,后来还被称呼「麻酱面」。

蔡老回忆道。

上世纪30年代,蔡明纬常在长堤街、满春街挑担卖面,面条下锅,送到顾客手里通常要五六分钟,费时费力。后来,他琢磨出一个讨巧的办法:

一次性下锅几斤面条,煮至八成熟后捞起放入凉水盆里浸泡,然后再用手指挽成一圈圈的小把子放在簸箕上备用。顾客吃面的时候,只需将面圈过水,加入各种调料即可,这也是武汉热干面最早的雏形。

蔡明纬随口叫它「把子面」。

后因生意越来越好,接触的顾客越来越多,也有人称呼这种面条「麻酱面」,因为卖面人的脸上长有麻子,辨识度很高。

大约四十年代,蔡明纬将自己的弟弟接到汉口,在满春路共同租起面馆做生意,因为店门前正有两颗苦楝树,又是兄弟两合伙卖面,索性将店名取为「蔡林记」。

秋天的时候,工商部门来登记,蔡明纬在经营项目栏里将麻酱面改为热干面。

「父亲还是比较忌讳这个麻字」,蔡老说。

1956年,「蔡林记」纳入公私合营,66年,「蔡林记」收归国有,10年之后,蔡明纬去世,至此,「蔡林记」再没有蔡家人的身影。

老一辈人熟悉的「蔡林记热干面」,开始以黑芝麻酱和卤水著称,也渐渐构成外地人对武汉热干面的第一印象。

关于这段往事,我依然能清晰记得老人当时声泪俱下的模样。他并不痛心曾经的失去,而是惋惜蔡氏热干面的老味道无人传承。

晚年的时候,蔡老仍为这碗热干面奔走不缀。

他公布秘方,免费教人做面,甚至承诺如果有人学成开店后,他还会赠送一尊自己亲手雕刻的铜像。

味道虽是一种主观的味觉体验,但它总会与一些特别的记忆、故事和岁月,长久地连在一起,蔡老的坚持,或许也正因为如此。

03.

武 汉 有 多 少 蔡 X X 热 干 面

2017年8月10日,听闻蔡老病逝的消息,我的情绪低沉了许久。虽只是一面之交,却为老人待人的诚恳和做事的韧劲打动。

武汉不少媒体也发布了消息,似乎这是一种社会的肯定。

4月8号,武汉解封,路过南京路的时候,我不巧发现了一家新开的面馆——「蔡热记」,老人的头像印在招牌上,慈眉善目,一如当初见他的样子。

店门未开,寻问朋友得知这大概是蔡老生前偕同伙伴开的小店,虽然很遗憾没有吃到,但想必和老人当年亲手掌厨的味道也差不了多少。

武汉究竟有多少蔡XX热干面?

「蔡林记」「蔡明纬」「蔡热记」「汉味老蔡」「蔡记」「蔡公子」……没有人做过准确的统计,它们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不少都市人早餐的去处和一天热闹的开场。

我无意去深究这些面馆之间的传承与脉络,也不想比较各自味道的差异,它们都是这座早餐之都最细节的存在,构成碳水化合物的天堂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对武汉所有的热干面馆都很喜欢。

从90年前开始,一碗穿街过巷的面条便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人们渐渐习得边吃边吃的绝技,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能轻易感受武汉过早江湖里的快意和溢出的满足感。

刚刚过去的冬天,一场残酷的疫情,让一碗热干面成为平日难得的念想,最终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伴随城市重启再次香飘人间。

味道之外,它所自有的韧劲,像极了此地生活的人刻在骨肉里的性情和武汉过往的荣光岁月,不屈不挠,刚毅生猛,永远的江湖,永远的火热,永远的澎湃不息。

从现实来看,武汉完全恢复生机还需要很长的日子,小区还在封闭,马路依旧空荡,学校、景点、电影院甚至一些老社区,还在为这场战役苦苦鏖战。

只是当一碗碗热干面出现在街头巷尾,填饱各自为生活和未来打拼的肠胃,等待的日子再久,想必内心也会踏实不少。

相关文章

  • 2022-08-23

    吃了一碗热干面,幸福的感觉犹然而升,每次当我很累,很饿,总是会买一碗热干面来治愈我,吃过之后,就会好满足。 今天想...

  • 2016年,我吃过最好吃的一碗热干面

    全文首发于公众号:二刀流的武汉(erdaoliu-city),关注二刀流,带你了解更有温度的武汉。 时隔两个多月,...

  • 夏秋之交

    昨天同事说曾麻子热干面好吃,我俩就跑到学校东门对面去吃热干面。吃了一个麻蓉包子,一个面窝,一碗牛肉热干面和一碗蛋酒...

  • 喜欢热干面,这样的酱料往热干面一拌,更加鲜香味美,爽滑又筋道

    刚刚做了一碗热干面,吃起来还是那么筋道,那么爽滑,那么鲜美,那么好吃。 身处东北的我,以前也没有听说过热干面,平日...

  • 广州这家热干面竟然比武汉的还正宗好吃!

    很多人都说武汉的热干面比较出名好吃,但是自从来了广州吃过这家的热干面之后,武汉的热干面都不是事了,卖相虽然都是差不...

  • 随想 寂(完结)

    昨天吃了一碗热干面。 整整两个半月没吃过了。 吃一种感觉。 记得很久以前,在其他城市工作时,最长的一次没吃过热干面...

  • 2020-04-13

    早晨热干面,中午热干面,晚上不会还让我吃热干面吧? 很少吃到好吃的热干面,不知道武汉那么多好吃的,...

  • 黄陂:木兰山

    不知是最近食欲旺盛还是热干面太好吃的缘故,早餐吃了一碗热干面、一根热狗后、一个小红薯,走到另一家热干面店里竟然...

  • 热干面

    记得零几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小区门口卖热干面,两块一碗,还有免费的豆浆喝,豆浆现磨,醇香浓郁,热干面也非常好吃。...

  • 每日段子0102

    A: 武汉的物价好便宜啊,一碗面只要11块 B:是啊,早晨一碗热干面,中午一碗热干面,晚上一碗热干面,一天吃饭只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年,我吃过最好吃的一碗热干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bf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