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早晨去上班的公交车上,红色爱心座位上坐着好几位六十多岁的老爷子,其中一位一直在刷视频,声音放得很大,安全员提醒了两次,无果。大家都对这位如入无人之境的老爷子侧目,一会儿,后排一位老太太尖着声音批判:这是谁呀,说了这么多次,还无动于衷啊!怎么这么不自觉啊,有没有一点公心?!老爷子仍然我行我素。等红灯的空档,司机师傅不干了,声音充满压迫力地质问:谁呀?!把手机声音放小点!!我挪过去一点,用手碰了碰老爷子,小声说:您把手机声音调小一些吧,大家都在说这个问题呢。
老爷子这才把声音调小了。我估计他的听力大概是退化了,所以对所有的声音都不敏感,需要调大声音才能听得见。
公共场所老年人的手机声音,几乎成为公害,封闭的场所,总有那么一个人,有时候也不一定是老年人,刷视频的声音总是放得很大,大家都不胜其扰。噪音问题还有公共交通中的孩子们,这个比例要更高一点。他们的家长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方式进行教育,结果他们在公交或地铁上,就像在操场或自己家里一样,大着嗓门讲话,有的把地铁上的座位当作自己家的沙发或床,各种懒散的姿势躺在那里。陪同的家长对此完全没有纠正或者提醒的意识,有的甚至也像演话剧一样和孩子讲话。每次碰见这种情况,我会皱眉头,非常非常想提醒孩子和家长。可惜,大多数情况,我都没有这个勇气和冲动。
奇怪的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们,也没有这样的公民教育。看来,明天我得再给市民热线打电话,反应一下这个问题。国民的素质教育,总要有推动的力量,那么,我也助力一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