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飘
---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
2023年3月25日,春风刚过,我们“文行天下”驴友群就开启了癸卯年的第一次早春之旅,沿着山西长治壶关县到河南林州花园村的花壶公路,去探寻春天的气息。
纪念馆景区从林州市的河涧镇沿着兴阳线到达林州市,已是午后两点左右,在林州市中心吃了一大碗具有河南特色的烩面之后,就朝着红旗渠的方向前进。
林州市,即原来的林县,河南省辖县级市,由安阳市代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临安阳县、鹤壁市、淇县;南同辉县市、卫辉市相连;西靠太行山脉,与山西省壶关县、平顺县接壤;北与河北省涉县隔漳河相望,总面积2046平方千米,耕地8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水浇地仅1万余亩。林州市总人口116万人。汉高帝二年(前205年),置隆虑县。1994年,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
在我们儿时的印象当中,河南林县是非常贫穷的,因为在晋东南山区里边,偏远农村经常有林县“逃荒”上来做苦力的农民。他们非常能吃苦,喜欢劳作养活一大家子,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印象,但是眼前的林州却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直达红旗渠的南北通道太行路两旁,高楼鳞次节比,车如流水,马路宽阔平坦,人们幸福安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林县人走出太行山,靠自己的一门建筑手艺打遍天下,他们输出的是建筑劳动力,收入是丰厚的回报,上万勤劳的林县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天下,不仅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如此美丽,同时也在全国各地都有林县人的足迹,甚至有些建筑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建设世界。
望漳亭车出林州市太行路向北继续沿228省道行驶,不久,就能看见红旗区的通水干渠在路上通过,过分水岭,就到了红旗渠风景区,这里是一二总干分水区,建有红旗渠纪念馆,还有演绎广场、雕塑广场、奋斗者广场和壁画,从这里我们可以系统的知道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的前世今生,浊漳河水从太行山下来是如何分配到全县的?参观完红旗渠纪念馆,我们继续沿着太行山北上,不久,我们就到了红旗区的核心景区入口,老远就看见一柄巨型红旗如同火焰一般横跨在旅游公路上,走近一看,原来是红旗渠新建的立交桥。停好车后,买上门票,我们就径直走向了旋转的楼梯,从这里直接上去就是红旗渠核心景区的起点,离青年洞有3.5公里。
探出身子遥望红旗渠,它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镶嵌在太行山的石壁上,红旗渠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林县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的形势下,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引漳入林”实施大会,11日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3700名农民组成的水利队伍进入各段工地,从此揭开了红旗渠工程的序幕。
从山脚下的停车场到半山腰的红旗渠,大约有上百米垂直高差,我们先是爬上台阶,就到了红旗渠的岸边,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总计1500多公里。我们沿着红旗区的边缘一直向前方青年洞方向前进。
石壁雕塑尽管早春二月,由于是星期六旅行的人还是挺多的,我们一行随着人流一直往前走,清澈的漳河水从红旗渠的涵洞里边流出,忽然,前边突兀的石壁挡住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只好沿着陡峭的仅容一个人的台阶向上爬,上边有一个亭子叫“望漳亭”,意思是在这里可以俯瞰山脚静静流淌的浊漳河,在这个亭子里边,四处瞭望,太行雄姿巍然挺立,漳河河水从峡谷飘然而出,亿万年来,它先是滋润哺育了晋东南的广袤的土地,然后切开太行石壁,流向了中原大地,但是如果要灌溉几十万亩林县的土地,就必须把它抬高,也就是在它还没有落到山谷的时候,就应该凿开太行石壁,从半山腰就把它引出来,向南跨过分水岭,才能到达林县的土地。红旗渠沿着太行石壁向前延伸
,不时能看见许多前任领导人的题词,都在高度赞美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六七十年代,缺衣少吃物质缺乏的年代,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战胜的种种困难是我们当代人无法想象的,他们用顽强意志造出了世界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人工天河,让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用改天换地的毅力和智慧,把浊漳河水引上了半山腰。再向前行是团结洞,红旗渠随着太行山的山势弯弯曲曲,渠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最后,我们随着人流到达了它的核心景点--青年洞,洞上面是一面鲜红的党旗,郭沫若题的“青年洞”三个遒劲的白色大字镶嵌在上面,清澈的漳河水穿洞而过,许多单位的党团活动在这里举行。
红旗渠建成通水40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增产粮食15.9亿公斤,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旗渠精神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日益凸现,形成了以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游和太行山大峡谷绿色生态游的"一红一绿"交相辉映的旅游品牌。红旗渠年均净创效益4000多万元,40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
青年洞
我们一路走来,七八里路不觉疲劳,一边赞叹林县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边欣赏太行山的无限风光,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心里感慨万分,此时此刻,我不禁改编了一首词,就是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漳源头,君住漳河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漳河水。”大自然的馈赠,使得晋豫两地具有了饮水思源之缘,真正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人造天河,中国人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顽强的精神。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参观完青年洞,天色向晚暮色沉沉,我们于是加快了返程的步伐,赶快向停车场走去,尽管还有几公里的路,“文行天下”的驴友们,发扬了行走的特长,仅用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车跟前,于是我们坐上车打道回府。
我们一般不走回头路,回去沿长安高速一路向西,离长治仅有72公里,天色越来越暗,长安高速在黑黢黢的高峻的太行山中间穿越,前路漫漫,但红旗渠那个红色的标志越来越清晰,它像一把火炬,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旗飘飘,其精神永放光芒!
返程之路2023年3月30日星期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