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都曾是Lady Bird,也都将是Christine

我们都曾是Lady Bird,也都将是Christine

作者: 乔瑟纳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3:28 被阅读0次

罗南似乎很喜欢这类离开家乡寻找自己的故事,《布鲁克林》里的 Eilis离开家乡只身前往美国寻求新生活,为了母亲短暂回到家乡才发现真正的自己其实在美国,回去地义无反顾。而本片《伯德小姐》却明显没有那么沉重,或许是因为她是在青春期的尾巴。青春期的大多数痛苦都更像是一场阵痛,它总会过去,他总有尽头,不像成年后的世界,有些痛苦会跟随你一辈子永不消退。

年少时我们有各种名字,同学起的外号,好朋友起的昵称(甚至还会根据日常写一些中二的故事),当然还会有给自己起的名字(我在中二的年纪很喜欢“森”这个字,于是在我日记每一篇的结尾都会出现一个浮夸硕大的“森”字),比如Lady Bird。我们都觉得自己是这个疯狂世界的独特存在,所以也该有一个不普通的名字,但到最后,当我们长大成人,离开家乡,才发现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Lady Bird只是很中二的名字,Christine才是我们自己。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最好的朋友吵架,再发现对方的不可代替,一起吃零食笑声掀翻屋顶;开始有了喜欢的人,和对方接吻做爱做的事,或者幻想爱做的事;和父母吵架,不理解对方的不理解,质疑父母的爱并拼命逃离,似乎只有逃离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可事实上我们总会后悔,当我们离开过上了什么都要靠自己的生活,才开始怀念家,那个不需要自己思考一日三餐,不用考虑电费的地方。父母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受人仰慕,而孩子想要尽快体验成人的生活,抽人生中第一支烟,对喜欢的人献出自己的初夜,尽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谁都没有错,一个是体验多年人生后的劝告,一个是初入人生的期待,你不能让一个中年人去过青少年的生活,就像你也不能让青少年提前进入中年生活。总是要经历的人生部分,Lady Bird也最终都会成为Christine。

相关文章

  • 我们都曾是Lady Bird,也都将是Christine

    罗南似乎很喜欢这类离开家乡寻找自己的故事,《布鲁克林》里的 Eilis离开家乡只身前往美国寻求新生活,为了母亲短暂...

  • 《伯德小姐》:感同身受之后,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从Lady Bird到Christine,对于Lady Bird来说,不仅仅是对名字的认同,也不仅仅是悔过,重新来...

  • 伯德小姐|成长和进步或许都是虚无,只有痛苦是真实的

    《lady bird》是我看过的最好的青春片,感觉除了爱情的环节从始至终都在讲述我自己。女主角Christine生...

  • 《伯德小姐》从伤害到和解,要走过多少路

    电影《伯德小姐》(Lady Bird)是讲诉一个美国西南部小城市女孩Christine想要离开父母,去到纽约读大学...

  • 每个人都曾是Lady Bird,但很少有人作回Christine

    终于看到了心心恋恋的《Lady Bird》。这部号称美版致青春的电影真得要比国内青春题材的电影好太多。没有狗血的“...

  • Lady bird

    最近一直处于迷茫焦虑的状态,感情出问题,生活没着落,说是最低谷好像也没错。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靠看电影来逃避现...

  • Lady Bird

    小姐姐真的是每部片子都是佳片,太喜欢了,话说和朱颜曼滋好像啊。 要折腾才有意思的人生啊 分割线 有剧透 爹有抑郁症...

  • Lady Bird

    Lady Bird 作为一部讲述少女成长的电影,情节平缓而又温暖,略显老旧的滤镜,沉默地叙述着一个略显无聊的Sac...

  • lady bird

    感觉导演应该是女士,还真没错。已完全放松的心态来看的,被lady bird 的情绪带动,她的年轻的莽撞的力量,很青...

  • Lady Bird

    这部片子 现在的我 一直感叹这时候看太老了 这应该是在青春还未肆意挥洒完的尾端 来咀嚼这部片 应该会有更多感悟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曾是Lady Bird,也都将是Christin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en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