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王宝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我跟很多人一样,最喜欢的,是他傻傻的单纯,就像当年的傻根和许三多一样,让人不忍伤害。所以后来他感情遭遇变故才有那么多人支持他。
随着囧系列的不断强化,虽然有《一个人的武林》里的武侠梦,他还是坚定的走上了喜剧路线。
人在囧途和泰囧在徐峥导演的拿捏下,他的表演还算是傻得搞笑,尤其是泰囧刚下飞机那一段,以及后来剧情发展后,他还能给人带来温情一面。
可是到了唐人街探案系列,原本说着河北普通话的王宝强,开始了刻意表演。蹩脚的口音、夸张的造型和动作,给人的感觉不是幽默,而是装傻充愣。
观众们谁都不是傻子,看一个正常人故意装傻充楞,那种感觉真的不太好。
整部电影下来,很像开头那个侦探对他们组合的评价:天才+白痴。很贴切。

我猜王宝强的形象刻画就是为了强化秦风的超级侦探,可是这样的反差对比,却又拉低了秦风的表现——下棋下得过臭棋篓子,并不算高手,秦风比唐仁厉害,给人的感觉也是理所当然。
我倒觉得把唐仁刻画的厉害一些,才更显得秦风的高级。
说着说着就成了吐槽,毕竟槽点太多,肌肉与小情歌的反差对比,满眼都是耍帅表演,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元华老师不断重复的小姑娘叫什么名字,真的一点都不好笑。陈导就不能好好坐下来讲一个侦探的故事吗?
好好的悬疑,非要搞一堆无厘头充量,不伦不类。
陈思诚导演的戏我看的不多,但这两部看下来却让我感觉他很浮躁,总是想把各种元素都加进来,但杂糅到一起的火锅,却没有了自己的味道。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原本很无感,知道自己已经到了该给孩子过节的年纪。可是朋友圈微信群里,到处都是大家对过去的憧憬,对儿时的回忆,我想了一下,想不起来当年的那个小孩有那个儿童节是记忆深刻的,也就不再回忆。
很奇怪,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长大了又想回到童年,于是朋友圈被这句话刷了屏,在风雨中做成人,在阳光下做孩子。
人总要长大的,回不去的就是回不去了,当年视做无比快乐的糖果和游戏,现在看来也不过了了,时过境迁,再想做孩子,当年的快乐依旧是体会不到的。
就像当年看王宝强,04年时的傻根,07年的三多,18年的唐仁,过了那个年纪,再去模仿当年的傻里傻气,就有点不合适了。

人们总是在制造各种狂欢机会,青年节要过、成人礼要过,重阳节也要过,现在狂欢到儿童节都不放过,我想,还是不要把自己当孩子的好,风雨中你要做个大人,阳光下,依然要做一个大人,给孩子遮一点太阳,她才能瞪大了眼去欣赏这新奇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