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的考查效果的好坏应该由材料的选取、设问的技巧等因素来决定。材料的选取首先一定要科学。为此,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处理和选取就成了关键。为了减少考生在考场上的阅读量,有些材料解析题文字史料中的一些无效信息都被删除,剩下的都是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就能总结出来的“干货”。因此,材料解析题在材料的选取以及提炼方面需要多加注意,避免失去材料解析题考查功能的嫌疑。
那么,材料解析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考查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这个问题一直都在探索中,但是从目前高考来看,如下三种方式还是能很好的收到考查效果的:
第一种,“小切口,大跨度”,即以某一现象为“切口”,考查与之横向、纵向相关的知识。
第二种通过追问的方式探寻社会现象的本质。一般来说是由一个问题开始,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的追问最后达到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目的
第三种就是宏观概括。这类考查宏观概括题所考查的概念等在教材中几乎没有系统提及,考生没有现成答案可供参考,但是教材却有知识依托,能够运用理论进行加工和概括,也是可以做出这类题的。
如果说选择题的短板是无法考查文字表达能力的话,综合能力、论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是材料解析题能考查的范畴,通过材料解析题,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就是材料解析题能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