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逢疫情防控,宅家半月余,常驻足阳台或坐飘窗上看向室外,发现楼下“同心广场”甚是热闹。
早晨,这儿是老年人的天下。凌晨五点,卧室飘窗外便有了零散的人语声。索性坐到飘窗上看过去,绿树掩映下的圆舞池周边好些个老头老太已开始晨练,且都有各自的项目。老头儿有的练太极拳,有的做操,有的拍打胳膊腿儿,也有人高举双臂缓步前行……动作舒缓,神情悠闲自得。老太们则激情四射,她们随着激越的音乐在摇摆蹦跳,还不忘谈笑交流。
稍后,运动区域又多了几对打羽毛球的老年男女,一位白发奶奶带着个八九岁的孙女参与其中。近日,又多了一位带眼镜的中年女士似乎在林阴道上记诵什么,只见她手握一纸质资料,边游走边念念有词,很是投入。
每至七点许,便会听到一老头儿大呼“啊嗬”!此刻,便有几位老太随声附和“啊~嗬(轻声)”,然后是一阵哈哈大笑,也不知是自嘲还是自豪。
每天,这支晨练的队伍,仿佛雄鸡报晓般精准;渐已习惯,便成晨起一景。
吃罢早饭,楼下那个开放型地下室一向是老人们的娱乐空间。这儿已设置有固定的大理石圆桌,上面有明亮的白炽灯,即使阴雨天也不影响人们活动。桌旁或空旷处都摆放着小区居民扔弃的过时桌椅一一长条型木沙发,各类皮沙发以及各种单人靠背椅一一这些旧家具在这儿可算是得到了有效利用。
平时,这儿会自发组织十几桌牌。西北角上固定四桌麻将,其余圆桌或临时小方桌(老人自行搭建的)都打纸牌。通常围着看的人不比打牌的少。这是因为一些老者买了菜,做饭尚早,便或坐或站在这儿看会牌或者闲聊。
近日因疫情防控,鲜见老人打牌了,偶尔为之,大家也都戴着口罩。余者,散开来坐着聊天。
晚饭后,同心广场又开始活跃,只是换了人。此时大多青少年。他们三五成群在圆舞池内滑滑板,打球,跳绳,亦或只是嬉戏打闹。较之老人,孩子们灵活热烈而欢快。及至天黑意犹未尽,借助路灯或一缕手机光亮,羽毛球还在画着优美的弧线,真佩服青少年的能量。
八点多,小广场渐渐安静。放眼望去,华灯初上,夜市正活跃。
生活在省城,在这样一个拥有几万人口的开放小区。即使宅家不曾出门,隔窗望去,依然一派人间烟火味儿,不亦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