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从小到大被家长、老师和单位领导安排的时间与任务之外,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自主安排好日常做事的先后顺序。
做事顺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既关乎效率又关乎心情。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说明一下。
事有轻重缓急。
近十年,我的生活以亲子陪伴、休养身心、随笔写作为主。
自从女儿在2019年秋上初中后,我把自2017年起放在写作上的日常重心重新转移到了女儿身上,这意味着女儿的动向再次成为我的首要关注点,占据了我的主要心思,以至于她不在家时我也会不断反思与她相关的一切。
陪伴孩子只是人生中阶段性的任务,现阶段还在我的首要任务之列。
不过,我早就认识到孩子总会长大,在孩子翅膀根子硬了不需要陪伴时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而充实的生活,因此我一直在坚持写作,这等于为自己的余生准备好了可以用到老的一项丰富精神生活的实用技能。
写作对我来说这些年都是仅次于陪伴女儿的重点内容,而与写作并重的是休养身心。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没有真正的人生幸福可言,于是我把身心调整看得很重。
女儿去上学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属于我。
只要身体无恙,这些时间就会被我用于写作、做家务、购物、看电影、看书。由于之前的几年身心状态不佳,做事效率极其低下,每天都觉得匆忙而焦虑,好像每件事都做不好,自己很容易烦躁,女儿看到我笑的时候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外出购物还是接送孩子我都是以步行为主,坚持了近十年步行锻炼后,最近我终于拥有了这种貌似费时费力的锻炼方式所带来的福利,身心状态日趋向好,做事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锻炼。这是最基本的人生常识之一。
不过,除了身心状态影响做事效率,每天做事的顺序同样影响做事效率。
比如我是先写作还是先做家务以及如何安排其他事务,都会影响到一天的效率,而一天的效率高低又会影响到心情好坏。
可想而知,高效率让人愉快,低效率让人沮丧,而愉快或沮丧的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做事效率。
我曾经一度陷在低效率的恶性循环里。
尤其是今年秋天以来,大概是开始变老的体现之一吧,年近半百的我生物钟出现了百余天的紊乱现象,以至于早早起床的我在送完女儿步行回家后就疲惫不堪,只好去睡回笼觉。
这回笼觉睡得也不规律,并非躺下就能睡着,在浓浓的睡意来袭前我就浏览所订阅的几十个公众号上的文章,挑感兴趣的来细看,有时即使喝着茶也是会突然困得不行,可以倒头就睡着。
于是,这回笼觉的入睡时间并不固定,早了七点半,晚了八九点,醒来的时间自然也乱。
再次起床后总是匆匆做午饭,吃完要是需要外出购物,冬日的下午转眼就会过去,即使不购物,也是昏昏沉沉地做做家务,就算从下午四点半开始写作,一篇千字文也会在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后才能写成并检查修改发布完,然后是忙晚饭,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晚上往往因焦虑而入睡更晚。
经过反思,这样的生活规律大有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把上午的回笼觉改回正常的午睡时间,可就是做不到。直到2021年美国休斯敦世乒赛到来,因为有时差,所以我要在上午看国乒队员参加的比赛直播,只能硬撑着靠在床上看比赛的我,一连几天无法在上午睡成回笼觉,居然促成了我午睡习惯的回归。
本周起我终于恢复了午睡习惯,虽然仍在凌晨四点五十起床,但是一上午无需补觉。和女儿一起吃了早饭送她上学回来后,我就开始写作,发现原先在下午或傍晚一小时只能写一千字左右的我改成上午写作后,一小时可以写一千五百字左右了,加上检查修改、平台发布,一般也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具体视写文长短而定)的时间。
如此一来,上午的时间开始变得富裕。写作完毕,往往不愿再动的我就强迫自己去拖地,从脑力劳动迅速切换到体力劳动的频道,然后再看看电视节目或者电影,就要做午饭,午饭时帮女儿打打游戏,困了就午睡。
午睡睡到自然醒,起来准备晚饭。家里的猫狗饿了一闹腾我就容易烦,因此一定要先搞定他们,让他们感到心满意足后我就随之安然。其他时间我会听着新闻或音乐做其他事情,具体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一连几天下来,我的做事效率开始提高,心情随之愉快,女儿回家也能看到我的轻松笑脸,与此同时晚上的入睡时间有所提前、睡眠质量在好转,我的生活终于调到了良性循环的频道。
我每天所做的事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把写作还是补觉安排在上午的做法区别还是很大。事实证明,先写作后补觉的做法更利于我一整天的效率,我的日常生活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完全取决于做这两件事的时间先后顺序。
当然,长期的步行锻炼也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时期,对于扭转我因精力太差影响做事效率的多年被动局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就这样我亲身体验到了做事效率至关重要,而做事的先后顺序又会直接影响做事效率。
做事要有轻重缓急的安排:紧急而重要的事先做,其次是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后做,可有可无的事可以不做或者随机而做。
最好是在精力旺盛的时候做或紧急或重要或兼具两者性质的事情,精力不足的时候处理机械性的其他事务,比如打扫卫生、购物洗衣之类,而疲惫的时候则可以看看电影或是午睡休息。
另外已有脑科学研究表明:交替做不同性质的事情会让人不容易感到疲惫。例如,我写完文章去拖地就是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做了有效切换。
我把自己的这些体验告诉了女儿,她表示赞同,说自己在校也会考虑如何安排好在自主时间段学什么的问题,做事顺序同样影响学习效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生活节奏,无论你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都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每天的做事顺序来提高做事效率,当做事效率提高了之后,收获的不仅有成就感,还有幸福感。
高英写于2021年12月16日,十一月十三,周四辰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