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难了

作者: 九子九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4:43 被阅读8次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手迹

            来到湖南,来到长沙,是为了了却一直缠绕心头多年难以纾解的一个情结——湖南情结。今日晚餐后,应朋友之约,夜访中国红色的故乡——长沙橘子洲头,拜谒青年毛泽东。

    夜幕下湘江的光与影

            夜晚的橘子洲头,灯光迷离。此时天还未黑透,隐匿于天边的云块层层叠叠,反射着太阳的余晖,暗红如将熄的地火。湘江泛着清波,静静而温柔地流淌着。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江桥景观,把绚丽辉煌的灯火投影在江面上,光怪陆离,恍若仙境。思绪也不由随着江面闪烁的光影跌宕着,浮想联翩起来。

            湖南自古享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盛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是湖南岳麓书院的大门联,此联意境深远,气势豪迈。晚清以来,湘人一直以此为荣,此联成了湖南标准的广告语。

            的确,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湖南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哲学家、文学家的渊薮和摇篮。

            近代以来,湖湘人才以联袂而起、结群而强著称于世。先后涌现六大影响中国社会政治进程的人才群体: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学主变派;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以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杨毓麟、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焦达峰等为代表的资产阶段革命派;以谭延、杨度、刘人熙、符定一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以及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派。各个人才群体内的成员,在政治上、学术上观点比较接近,相互间交往密切。这一茬又一茬的人才群体在中国近代社会舞台上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尤其在国共两党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权争夺战中,湖南为双方输送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重用浙江籍人士,但湘籍将领的比例也不小,著名者有程潜、唐生智、陈明仁、陶峙岳、李默庵、宋希濂、黄杰等。在共产党方面,湘籍人才之多,更是其他省难以望其项背。开国领袖毛泽东,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在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和57位上将中,湖南籍的元帅有3人、大将6人、上将19人,其中从长沙走出去的有元帅2人(彭德怀、罗荣桓),大将5人,上将12人。以“灿若群星,辉映神州”来形容这一人才集中的情况实不为过。

            才人代出,其中最为俊杰者当属毛泽东。

    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90多年前的深秋,凝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挥笔写就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尚是一介书生,他身无分文,也没有一兵一卒,却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式浩叹。可以想象,青年毛泽东有着“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的远大志向,有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勃勃朝气,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革命豪情。

         飘逸的长发、俊秀的脸庞、深邃的目光、睿智的思考,凸显出独特个性,一个励志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

    附录: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

    东海 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毛主席长诗《五古·挽易昌陶》节选)

            译文如下:我怀里郁愤燃烧,靠着群山痛哭。群山青翠幽深,多想比试剑法。东方海域的岛国日本(侵略我国),北方全是(结有)仇怨的敌人。扫除侵略者要靠谁家的子弟?怎么能因为身份卑贱而推辞!

            点评:孟子的名言是对青年毛泽东最好的点评,无出其右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 《孟子.公孙丑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难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h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