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地方言中“谢谢”俩个字怎么讲,我家乡的方言说“谢谢”是一件及其别扭的事儿。身边的人不说,学校的老师同学也不说。我们小时候就被教育着如果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记得说“谢谢”,要懂得讲礼貌,做个文明的社会有用人才。每次当有人帮我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直在说“谢谢”,可是就是没办法说出口,只能通过微笑来表示感谢。
直到后来我看到我的同学说“谢谢”是那么的自然不矫情。我终于开始大声地跟别人说“谢谢”,这种感觉非常良好,原来一件以为很难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困难。当保安伯伯帮我开门我会说谢谢,去超市买完东西结完账我会说谢谢,拿快递也会说谢谢。我本来就话少,基本上“谢谢”都会成为口头禅了。感觉是憋了十几年的谢谢,像是要说完似的。
今天早上下楼梯两只手腾不出来,让一个阿姨帮我按了下电梯,顺口说了声谢谢。阿姨笑着对我说,“你很讲礼貌啊,还知道说谢谢,现在这人很多人都不讲礼貌了,让按个电梯都不带好脾气的,要不是你说谢谢,我就只按个电梯啥都不说的。”阿姨这段话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现象,武汉作为一个大城市,如果很多人都不带讲礼貌的,那影响的人就多了去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公交车师傅,说实话,我觉得黄石这个小城市的公交车比武汉好太多了,又稳,师傅人又好。武汉是怎样的呢,如果搭乘过武汉的公交,急脾气啊,搭个公交跟做过山车似的,都不考虑乘客的感受的诶,站着的就很容易互相踩着。前几天遇到一个情况,半路要换车,坐在后面没听到,最后一个下车的,司机师傅吼道“换车换车,说了多少遍了”,要不是本人心里够坚强,早就被吼出毛病了。就不能好好说话,构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么。
当然,这是大多数情况,有极少数情况我运气是好的啊。遇到过一个公交师傅,是我在武汉这么多年来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感受到有素养的公交师傅。这个是女司机,到站会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先下后上,别踩着脚了,开车前会提醒我们往后面走一走,要注意关门了。声音非常温柔,哇塞,那种体验简直不能太棒了。
造成给人一种不太好的印象的武汉可能有自己的历史原因,有自己的文化因素,我没有深入做调查是哪种人群,哪些职业的人最容易给人不礼貌的印象。从自身的体验来看,是哪些本地文化程度不太高的人可能文化素养的意识比较薄弱。但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这些人群的存在而被影响,不能说为了融入本地文化而改变自己原有的好的品质,还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愿我们生活的环境始终和谐安康!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