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大家族之争”
父亲和母亲,两个人都是大家庭的老小,都受到家中老人和哥哥姐姐们的呵护照顾,因此,难免性格上与其他人相比,会有点与众不同。
依稀记得,从小到大,我的记忆中,父亲偶尔会不小心冒出几句:“我是家里老小……”
母亲一般会马上回一句,“谁不是呢!”
那时候,其实他们都已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我们这三个孩子的眼中,绝对是妥妥的大人了。所以,听到父母亲那些话,我们会有点惊奇。
也因此,知晓了大人们的一些特点。他们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年龄有多大,或者有多老。就像现在的我,虽然也早已经年过不惑,自己却总是觉得各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不完美,还总是想着,趁着年轻,跃跃欲试地尝试一些新东西。这一切,无意中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谁还不是个孩子呢”!
然而更有其他一些事情让我觉得他们俩是两个“大小孩”,或者“老小孩”。
那就是“两大家族之争”。
通常是这样开始,父亲抿一口小酒,一边夹着菜,一边嘴里会絮絮叨叨: “当年,你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咱们高家可是方圆多少里有名的大户人家。你爷爷会武术,七八个小伙子近不得身,两个胳膊一伸,一边挂三个壮小伙都拽不下来。家里那光景,那气派,方圆多少里无人能比,人人羡慕……”
一般这时候,母亲的话也马上会接踵而至:
“他爷爷家那时候还算大户人家?顶多人数多罢了。山里她姥爷家那才是真正的大户,不像咱这里,虽然人多,穷的叮当响!……”
父亲语气有点着急,“那是后来穷了!早先的时候,家里富裕得很!”
一来二去中,我才明白,原来早先爷爷家真是大户,家境富裕,兵强马壮的那种。只不过后来遭遇了土匪入村抢劫,从此家道中落。话说当时土匪狡猾多端,趁会武功的爷爷不在家,踩准了点,才得了手。爷爷回到家愤懑难言,从此身体有了隐疾。
……此时的我,也禁不住有点唏嘘,脑子中开始出现幻想的画面,心里想着,如果当时我们家没有遭遇劫匪,那我现在不是妥妥的富二代、或者富三代?……唉!遗憾!
父亲又开始讲述,“说实在的,后来,还得感谢那些土匪,把家里洗劫一空了。过后不几年,开始统计家庭成分,咱家就荣幸地被评为了‘贫农’……”。
那个时代,大家都懂得,贫农成分意味着什么。
于是,老爸又继续开始下面的唠嗑:
“早些年,你大爷成绩优秀,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从普通老师做起,一直做到校长。那时候,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高家的能人辈出……”
这时候,母亲的话也会接踵而来,“她大爷做校长固然不错。但是山里她二舅,上大学上到28,方圆多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后来做了电力局二把手,不是更厉害?”
他们就这样,不厌其烦,一轮又一轮地互相在比拼。说实话,母亲平时性格温柔,性子慢,我也搞不清,每当父亲讲起家族史的时候,她和父亲在较什么劲。
反正二人,总是挣得面红耳赤,非要分出个上下高低。
而我和弟弟妹妹三人,就在旁边安静的听二人你来我往,或者唇枪舌剑,暗暗的在心里,做出自己的判断。
那时候是小孩,有些话是不敢随便说的,所以,多少年之后的今天,父母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作为家中老大,我也早已年过不惑,也到了敢说话、也比较会说话的年龄。这个时候,我终于出来圆场子:
“我是听明白了,你们二位,那时候是门当户对,家庭都不错。但是,爷爷家是属于习武之人,因此一家人血气方刚,脾气火爆,但公平正义,因此广受赞誉;而姥爷一家人都是文化人,知书识礼,处事得当,因此也是受到人们尊敬”
此话一出,二老再不做声,看来是默许了。
我又继续侃侃而谈,“你们二人,也不要互相看不顺眼,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们三个孩子也长大了。我们感觉你们二老都很辛苦,都很努力,所以咱们家光景过得很是不错。我们作为孩子都对你们心存感激,你们二老也要知足,别再闹来闹去,整天打嘴仗,像小孩子似的,那样不好。你俩要给我们下一辈树立好榜样……”
二老还是没话。看来争了这么多年的两个人,总算把这件事情放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