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天一阁

作者: 修竹墨客_哲清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6:41 被阅读164次

天一阁,第一次关注到这个名字可能还要多亏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那时候大概还在高中,读起来多半是看着余先生的辞藻去的,真的很难懂文化二字,更别提“苦”在哪里了。

可能记忆力不好,这么多年《风雨天一阁》这篇文章好像也前前后后看了蛮多次,单要说细节也就记得创始人叫范钦和盗书贼留下的一地枣壳了。但我想最高度的文化记忆应该是印象派的吧,你对他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感觉,一种说不上来但是自己很明白的感觉,知道他在哪里而不可言传。

也是巧,前段时间正好打算着周末江浙沪包邮地区随便找个地方逛一逛,突发奇想,那就宁波吧,以吃吃海鲜为由的周边游说走就走。正好天一阁所在离火车站还离我们住的地方非常近,走路过去也就10几分钟的路程。

睡至自然醒,街边吃碗馄饨面,在夹带细雨的湿润空气里,漫步向天一阁而去。其实,路上我还是挺担心天一阁就这么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的,特别怕历史文化建筑就这么唐突的出现在快节奏的城市街道末端,就好刚蹦完迪拉你去西湖边上喝龙井一样。

庆幸,月湖公园给了一波很到位的前戏。几处亭台楼阁,几株青苔老树,几池曲桥湖水,明清园林的质朴瞬间把你完美过度到300年前。踏着石板路,穿过狭长的月湖公园,天一阁就在那里。门口开面不大,一对有点岁数的石狮子,墙里的参天的老树倒是一个劲往外冒。要说映入眼帘的是那么相见恨晚,唯一遗憾的是进门入口处那颇煞风景的金属检票机器。

可能入口是范家后花园后门或者侧门的关系,一进去其实格局挺小的,不过也正常,不曲径通幽也没有了中国园林的奥义。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天一阁修善和维护真的几乎让你察觉不到任何“新”的感觉,有种康熙王朝里布景的真实感,磨滑的石板路,极富时代感的雕木门头,和石头纠缠在一起的盆景,不禁让我想到了怡红公子所说的“苔锁石纹,井飘桐露”,一切好似和范老爷这藏尽天下书,却又深藏功与名的调性如初一折。

过了几间屋子,顺着两三人宽的石板小径没拐几个弯,天一阁藏书楼就在哪里。说实话,和我想象中的样子差得还蛮远的,我理想中“四库七阁”之首的天一阁没有雷峰塔那么摩天也不会就这眼前那般只有两层吧!好吧,这的确就是天一阁...想来也对,藏书人一般都是不喜张扬的,谁会把家里的金库搞的富丽堂皇呢?越低调越好吧。透过锁起来的窗缝窥视,有一道全包围的楼梯通往二楼,但是用门锁了起来。余秋雨先生当时我记得书里说他借着浙江省文化部长的陪同上了楼,应该就是走的这道楼梯吧。

可能是去的时候傍晚了的关系,人不多。偷偷留入阁中,在一楼的堂中逗留了一会儿,也便离去了。整个天一阁给人的感觉特别安静,特别深沉,像饱读诗书的学者难免内敛,要说这阁前的院景可能是他尽有张扬了。

现在想来,为什么整个天一阁的布置这么没有违和感,感觉几个世纪前他应该也是如此,我想要归功于天色以晚和不设灯不立任何游客指示牌的关系,这个不得不好评一下宁波文化局对这一历史建筑在保存和对外开放的平衡性上所做的工作。让我们现在有机会不与历史文化失之交臂,又可以感受到他最真实最迷人的样子。

经过天一阁,正式进入范家宅院的园林部分,一池湖,几折廊也倒平常,但不得不提的是苔。讲道理,苔这东西是怕热的,人多了他会跑,喧闹了他会跑,经常到扫太勤快他也会跑,修得好一院子树木容易,养的好一院子苔可不简单。是苔凭添了天一阁的一分幽静,又或是天一阁的深沉让苔有一丝不舍呢?我想皆是。

院子里,倒是发现了好几处的石狮子。还记得红楼梦中贾家的疯仆人和主人吵架,逼急了说“你们贾家上上下下,就院子里的几对石狮子是干净的”,石狮子一直是园林得守护者和见证人。院子里的石狮子是面带微笑的,有种让我联想起在吴哥见过的加棉式微笑,有一种久处人事的智慧,也有一种看尽繁与衰败的淡然。不管面对得范家老爷,还是盗书贼,或是今天我们这种走马观花得游客,我只拈花微笑了便是。

走过后花园,时间已经要到闭馆的点了,匆匆掠过正堂,随着看守大爷扣上了天一阁的那扇小边门,我们就此与他别过。绕来绕去出了门竟然还是在月湖畔,烟雨之下,远处的城市高楼早就被做了虚化处理,樟树相合的沿湖马路好像在给我们这种准备要从天一阁调调回到现代都市的人做一个小小缓冲。

纵观人类文明对文字的载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刻在石头上的时代,印刷术发明以后纸质印刷时代,到现在信息化的“屏读”时代,一切信息资源是以流动的方式划过我们面前,天一阁恐怕是抓不住了,但中国儒家文化对文字,对文明最深刻的记忆他保留了,并一直提醒我们华夏子孙甚至整个东方文明对自己的文化和文明保有最高程度的尊重。

2019年3月2日,游天一阁后随想。

烟雨月湖 石狮子的微笑 范府后花园 天一阁藏书楼门前的院景 方圆之间 月湖公园池边

相关文章

  • 深沉的天一阁

    天一阁,第一次关注到这个名字可能还要多亏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那时候大概还在高中,读起来多半是看着余先生的辞藻...

  • 天一阁藏书楼,中国人的骄傲

    今天去参观了宁波的天一阁博物馆。 天一阁是明代嘉庆年间范钦私家藏书。当我看完天一阁的来历,对范钦及其子孙,敬佩有加...

  • 20201117 忆江南·天一阁 河北 蒺藜

    忆江南·天一阁(词林正韵) 文/蒺藜 天一阁,江浙水云天,历史典藏图画馆,神州佳誉侍郎园。囊括五行观。 天一阁,东...

  • (33)游览天一阁

    今天,我们去了天一阁。 顾名思义,“天一阁”,那就是天下第一藏书阁,我不知道这天一阁是不是真的像大...

  • 宁波天一阁

    今天早上吃完早饭,刷了一辆自行车,直奔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据介绍天一阁是世界三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天一阁是...

  • 杨唐唐|天一阁印象

    我对天一阁早有耳闻,并倾慕已久。 这次到宁波,先把要办的事情放一放,特地前往天一阁一了夙愿。正所谓...

  • 浙江走马,33.天一阁

    33.天一阁 回到宁波己经下午两点多了。 好在宁波车站南广场的汽车站离天一阁并不算远。过北广场,扫...

  • 宁波漫游(一)天一阁

    了解浙江宁波天一阁应该要感谢余秋雨先生,虽然知道宁波天一阁的名字不晚,但其人其事还是要感谢余秋雨先生的历史散文《文...

  • 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为明代赝品,这才是真正的《兰亭序》?

    丰刻神龙《兰亭序》 这是现存于宁波天一阁的丰坊刻本《兰亭序》,此石刻于天一阁留存至今。 河北唐山学者王开儒,通过把...

  • 天一阁修书人

    天一阁修书人 初秋的午后,阳光洒在天一阁博物馆的绿树亭台和灰墙上,斑斑点点,让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更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沉的天一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k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