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努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运是强者的谦辞,命的弱者的借口

运是强者的谦辞,命的弱者的借口

作者: 愚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0:39 被阅读0次

    幸运,从来都是强者的谦辞。

    每一个幸运的人,背后都有一个与幸运无关的故事。

    (1)每一次幸运的存在,都一个努力的曾经

    2015年,胡墨考取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在我们圈子里, 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焦点人物。

    她学姐看到北大通知书的时候,不由得手抖了一下。

    一是没想到曾经的学妹能考上北京大学的经济学硕士,

    更未曾想到竟然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胡墨考上了。

    论成绩,胡墨只算平庸,

    论家世背景,仅是三线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绝无可能在北大有关系。

    饭桌上朋友们都在祝贺胡墨,她学姐也在,只是脸上有股淡淡的酸意。

    胡墨学姐曾经也考过北大硕士,可惜未中,感叹时运不济,没精力重新开始。

    “走运走运。”胡墨憨憨一笑。

    “祝你早日学成归来!”学姐言语中透着辛酸与无奈。

    胡墨顺利去了北京,大家生活还是一如往常。

    学姐过生日那天,大家又聚在一起。

    “胡墨应该是你们那届最走运的一个了。”学姐喝了口闷酒。

    “其实,我倒不觉得这些是他的运气,我更佩服他的努力。”胡墨室友搁下筷子。

    “我们出去谈恋爱,她自己坐在宿舍看外文资料;

    “我们只是应付考试,她在跟踪最前沿学术成果,给外国专家写邮件讨要资料,也导致她平时的成绩一般,

    “我们写论文,都是套用别人论文的公式,她写论文,都是自己创造,有时候为了弄懂一个问题甚至查阅五十万字的文献。”

    学姐刚端起的酒杯,悬滞在了嘴边,久久不能言语。

    生活中的我们,很多人不正像这个学姐一样么:

    嫉妒别人的幸运,却从未看到过别人背后的努力。

    生活中的那些幸运儿,却正像胡墨:

    每一次“幸运”的现在,都有一个努力的曾经。

    (2)哪有一夜成名,都是百炼成钢

    王宝强总是幸运的代言人。

    他的家,在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祖上都是农民,

    他有农民人身上的善良、真诚,淳朴、踏实。

    90年代初期,为了圆自己的“功夫梦”,

    八岁的他去了少年做俗家弟子,

    吃了很多苦,糟了很多罪。

    六年来,只有在他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

    他明白通过学功夫而出名的这种机会很少,

    于是在他十四岁的年纪,便揣着五百块独自来到北京。

    他心里暗暗发誓:

    如果十年混不出个名堂,就回家种田。

    刚去北京的时候,半个月只接了一部群演:

    穿着大褂在明清一条街上走一遍,走完下场。

    那时候,他个子小,为了吸引导演的注意,

    他没有选择跟别人一样蹲在马路边,而是选择坐在树上。

    当时群演的一天片酬是十五到二十左右,不过给七元王宝强也愿意做。

    “有时候为了见一个导演,我会步行十公里”。王宝强说。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怎么等,都等不来一个角色。

    日子长了,钱也花光了。

    为了维持生活,没龙套演的时候就去建筑工地打零工。

    很多朋友都劝他放弃,

    要说长相,你不占优势;要论武功,你也没有拿个武术冠军。

    《士兵突击》里有一段骡子和马的台词,王宝强那时候就知道:

    自己是骡子,不是马。

    正因为不是马,才要更加的努力。

    02年春天,他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李杨导演,

    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盲井》,

    《盲井》是部低成本电影,并且要下到几百米深的矿井中,

    很多演员都放弃了,而他却毫不犹豫的下了井。

    此番举动,得到李杨导演的肯定:“这小孩儿行。”

    在王宝强看来,自己能够得到《盲井》的男主角,

    一是因为坚持,二是因为相信。

    哪怕千难万险,也要勇往直前。

    他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是最后一次。

    正因为这份执着和信念,这部电影让他摘取了台湾第40届金马奖最佳男主。

    后来参演《天下无贼》,一夜成名。

    为了表示对冯小刚导演的谢意,

    他便从老家背了一袋米送给了冯小刚。

    连他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如此的厚实和纯粹。

    当他取得一定成就,世人都对他投来羡慕和嫉妒的眼光的时候,

    用王宝强自己的话说:

    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我8岁就开始准备当演员了。

    阿尔丶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中有段刻骨铭心的演讲: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

    但我从不走,为什么?

    因为他妈的太苦了!

    现实就是这样:

    哪有那么多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3)不应年迈而放慢脚步

    松本清张先生与柯南丶道尔、阿加莎丶克里斯蒂同被称为“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大师”。

    而他看似幸运,偶然的成功,实则并非如此。

    1909年出生的他,因为家庭极度贫困,

    两个姐姐相继夭折,十三岁便辍学步入社会,

    而他一生,只有小学学历。

    在自传中,他这样评价自己:

    “我的人生寸步难行——我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青春可言。”

    1922年,十三岁的少年怀着恐惧和无奈被现实推进社会,

    为了生存,他只能拼尽全力。

    成名前的他一直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无论是电器公司的学徒,

    还是印刷厂的印刷工人,

    或者是朝日新闻社的美工,

    甚至于二战时被搁置在朝鲜半岛的无所事事的士兵。

    他在惶惶不安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单调重复的日子,

    害怕公司倒闭、惟恐被他人取代,重新回到三餐不济的贫困生活。

    在这期间,他大量阅读文学书籍,这是让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食粮。

    在不停运转的社会机器里,他自嘲:“我卑微得连一根小螺丝钉都不如”。

    1952年,他四十二岁。

    那时候赶上《朝日周刊》征文比赛,从没动过笔的他想试试,哪怕碰碰运气也好。

    为了让一家七口能够生存下去,他别无选择。

    他买不起纸和钢笔,唯一的一只铅笔还不小心掉了。

    他没有钱买第二只。

    于是他花了一夜在铁道上一边防火车,一边在碎石间搜觅。

    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他创作出了第一部作品《西乡纸币》,

    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十多年时间就缔造日本通俗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

    他是日本现代文学作家东野圭吾的精神导师,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开创者。

    他创作出《砂之器》,《点与线》等文学巨典。

    记者采访年逾半百的松本清张先生:

    “松本清张先生,您真幸运,若非那次有奖小说征文,恐怕时至今日,您仍然默默无闻吧?”

    松本清张听了,微微一笑:

    “我认为,成功不是某个点,而是连贯的整体,它由无数个点组成。

    我们每天的努力,都是一个点,尽管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今天少一点,明天少一点,成功之线就连接不上,也就永远失去成功的可能。”

    正如董竹君所言:

    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

    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

    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4)靠势必实现的决心活着

    丰盈之心,抵达光明。

    荒芜之心,唯见荒芜。

    幸运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大千世界,那些看似侥幸,实则艰辛的人们,

    无一不是遵照内心向往的自由,

    怀揣着坚持和隐忍,

    努力追求灵魂深处的远方。

    如同山本耀司所言: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

    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深圳地铁站有两句广告语,无时无刻地敲打着路人的灵魂:

    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

    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愿你我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是强者的谦辞,命的弱者的借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ko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