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出人格陷阱》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玩

《走出人格陷阱》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玩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4-13 18:17 被阅读0次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儿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

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上面的寓言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我们控制不了外部因素,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面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降低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始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始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时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开始,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相关文章

  • 七个心理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

  • 顶级心理寓言2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

  • 孩子,你在为谁而学?

    文:天涯草 先分享一个心理学故事。【原文出自《七个心理寓言》作者:武志红,摘录时有删减。】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

  • 我以写作自娱,也是为了让我的朋友愉快

    有一个关于动机的寓言,叫《孩子在为谁而玩》。故事是这样的:一群小孩每天都在一位老人家门口玩耍打闹。这影响了老人的正...

  • 孩子在为谁玩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

  •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

  •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

  • 《走出人格陷阱》:走出人格陷阱,活出真实自我

    人格就像一个容器,只有拥有强大、坚韧的“人格容器”,才能兜住外界给我们的“力量”,最终容纳它,让它成为祝福,而不是...

  • 《走出人格陷阱》书摘

    本周读了武志红的《走出人格陷阱》,有很多点对我现在很有启发。例如,尊重自己感受这个章节。 美国女心理学家帕萃丝·埃...

  • 走出人格陷阱 走出命运轮回

    ——重读《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被别人的爱照亮,要靠机缘;而被自己的爱照亮,只需对身体感受保持充分觉察与接纳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人格陷阱》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ll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