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亲戚家中有一本挂历,上面一页一页全都是玉石古董之类的东西。
翻到珊瑚这一页的时候,我就被珊瑚的如玉一样的质地,火红的颜色惊艳了。
再后来,再看到“火树银花”这个词语时,我就会想起那一树珊瑚。
在宋朝,珊瑚也早就成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名贵赏玩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9715/5b4515089ca477b0.jpg)
《诸蕃志》中的珊瑚
《诸蕃志》中除了记录海外各种香料,还记载了一些珍贵的海产品,比如珊瑚。
宋代的珊瑚很珍贵,因为珊瑚来之不易,《诸蕃志》中就详细记载了捕捞珊瑚的方法。
书中记述珊瑚的出产地在遥远的大食国所管辖的毗喏耶国,也就是今天的今北非突尼斯至利比亚一带。
突尼斯到现在仍是红珊瑚的著名产地之一,这里出产的红珊瑚被称为沙丁红珊瑚。
而这里的红珊瑚原料则被列为突尼斯进出境严禁携带的物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9715/9526ecf3a5c07a87.jpg)
根据《诸蕃志》的记载,这里的红珊瑚生长在海的最深处。
这个说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准确,因为沙丁红珊瑚生长的水深约30-200米。
但是对于没有现代潜水装置古代人来说,这样的水深已经足够深了。
一般来说,不借助任何工具,普通人大概能下潜到水下10米左右。
对于沙丁红珊瑚的生长水深来说,普通人的这个下潜深度是远远达不到的。
那么在宋代的时候,毗喏耶国的人是怎么捕捞珊瑚的呢?
在《诸蕃志》中是这样记载的:
毗喏耶国的当地人把五爪铁锚用绳索系上,用黑铅作为坠子。
然后在船上架起绞车,把绳索系在绞车上。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他们就会把铁锚扔到海中。
铁锚沉到海底后,随着船的开动而移动。
移动的过程中,如果碰到有珊瑚,铁锚就会勾住珊瑚的根部。
当珊瑚被勾住后,船上的水手发现情况,就会用绞车绞动绳索把珊瑚拉起。
这样捕捞珊瑚不经常有收获,偶尔才能获得一枝。
这种捕捞方法需要对珊瑚的生长地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所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9715/d1a7a8746c80559b.jpg)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禁止开采珊瑚,只有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在开采。
现在捕捞珊瑚的技术有所提高,除了传统的用渔网来捕捞,还有使用潜水艇进行捕捞。
利用潜水艇进行捕捞,可以单独选取合适的珊瑚,而不是把整片珊瑚群都摧毁。
外商们还告诉《诸蕃志》的作者赵汝适:
珊瑚刚刚开始生长的时候,颜色是白色的。慢慢地,随着它的生长,外壳脱落。
生长到一岁左右,珊瑚的颜色开始变黄,枝条长成,相互交错。
最高的珊瑚树高达三四尺高,大的珊瑚树周长能达到一尺左右。
刚出水的珊瑚质地细腻,但是经风一吹之后,表面就会变得干硬,颜色也相应变成干红色。
越高的珊瑚越贵重。但是如果错过了收获的时间,得到的珊瑚就会被侵蚀破坏。
《宋朝事实类苑》中的珊瑚
《宋朝事实类苑》中收录了欧阳修记载的关于钱淮演曾经拥有的一件珊瑚笔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9715/658fc0346c39ac92.jpg)
钱淮演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钱俶的第七子。
钱俶作为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励精图治,但是他并不能阻挡赵匡胤的统一步伐。
974年,钱俶拒绝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反而接受赵匡胤的约定,出兵帮助宋朝灭了南唐。
南唐没有了,吴越国就是下一个目标。
978年,钱俶不得已自献国土给宋朝,成为了吴越国最后一代郡主。
钱俶信奉并热爱佛教,为了供奉如来佛祖的佛螺簮发,他吴越国亡国的前一年在杭州修建了雷峰塔。
出生于这样的富贵人家,钱淮演并没有养成挥金如土的习惯,反而生性节俭。
他在管理家里收入开支的时候,规矩十分的严谨。
家里每个月发月钱,但是不到发钱的时间,家中的子侄后辈们都不能够支取一分钱。
这种规定就让子侄后辈们很难受了,有的人用起来大手大脚的,还没有到时间就把钱用光了。
这样怎么办呢?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还要从钱淮演的一个珊瑚笔架说起。
钱淮演平生最珍惜的文具就是一个用珊瑚做成的笔架,但是他经常把笔架放到书桌上。
子侄后辈们知道他的嗜好和习惯,当他们手头不宽松,需要用钱的时候就把这个笔架偷掉藏了起来。
钱淮演丢掉了心爱的文具,当然垂头丧气,沮丧不已,于是在家里贴出寻物启事,悬赏一万铜钱赎回笔架。
过了一两天,子侄们就会装作为他找到笔架,拿来给他,钱淮演一高兴就会把赏金赐给子侄们。
等到哪天他们又需要用钱,他们就又会把笔架偷去,以此领取赏金。
这样的事情一年之中总要发生五到七次,但是钱淮演这个人从来都不醒悟这是子侄们搞的鬼。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9715/352710f3744ab85c.jpg)
这个小故事记录在《庐陵居士集 归田录卷一》中,后来被《宋朝事实类苑》收录。
钱淮演当年在洛阳担任使相,而欧阳修正好是他的推官。
钱淮演做官不行,但是爱提携后进,喜欢纵容文章写得好的人。
他对欧阳修可以说是百般照顾,欧阳修也是在他的这种照顾下,逐渐成为一代文学家。
所以欧阳修当年在洛阳看到钱淮演这个事情时,经常和同僚感叹钱淮演的品行纯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