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京杭运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这条运河,我曾经在德州见过它一次。其实当时我并非为了看运河刻意去的德州,而是在参加表姨和表姨夫的生子宴的时候顺路去的。表姨的家在西北郊,那里离运河不远。
原本我以为作为德州历史文化的象征,运河之滨的景色一定非常秀丽,然而去的时候却发现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当我到达那里的时候,看到的只有一些破败的,毫无生气的城中村,当时运河已经干涸,露出了红褐色的底泥,河道中垃圾也很多,遍布在淤泥上的小水洼也被污物染成了黄绿色。
本来我并没有打算在此停留太多时间,倒是运河旁的一条古街吸引了我的兴趣,古街地面上的青石板刻画着对运河的介绍,并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人物和一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运河是在隋朝大业年间修建的,而对于隋炀帝,之前他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位贪图享受,昏庸无能,最终把家业败光的无道君王。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因为当初缺乏了解,因此只能从课本上和一些历史故事书上隐约地记住这个人物。
我对隋炀帝的了解还是从影视剧《隋唐英雄传》开始的,这部电影详细描述了隋炀帝一生的经历,尽管影片中加入了一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情节,比如张丽华的复仇等,然而对于隋炀帝,影片中刻画的形象却非常鲜明。在这部剧中,杨广在登上皇位之前就有着远大的志向,他不想像其他帝王一样,在平凡中度过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宏远志向,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国家,不惜丢掉江山,甚至自己与爱人的生命,然而始终无怨无悔。当他被叛将杀害时,尸体也被埋在了大运河的岸边。
整个影片对隋炀帝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中,他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明白自己的结局注定是灭亡,因为他明白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民众能够负担的最大限度。然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极力压制反对他国策的旧臣,以最快速度把开凿运河这个宏伟的蓝图落于现实。就这样,当他的宏伟志向逐步实现的时候,国力也在一点点衰减,面对遍布天下的烽烟与战火,他毫无惧色,在大运河全线贯通之际,他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点。
逃出京城后,他曾对爱人说:“不要害怕,人人都会有这一天的。”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将各个人物的性格也刻画得极其复杂,其中也包括隋炀帝杨广。尽管它不能完全反映历史,但也说明了隋炀帝是一位有功也有过的君王。他建造了运河,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奠定了伟大的功名大业,却不知道体恤民情,不关心百姓疾苦,以致天下人在血泊中苦苦挣扎,甚至出现了“煮土而食”的现象。如此触目惊心的镜头,使人想想就无比痛心。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人对于隋炀帝的评价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他志向宏远,坚韧不拔,也有人认为他残暴无道,罪恶累累。蒙曼曾经说过,他是一位暴君,却不是一位昏君,他虽然有功,但却无德,他有着狂热追求,却败在了自己的英雄主义上。
诚然,这种英雄主义带来的危害,远远比声色犬马,贪图享乐这些纵欲式的“昏君行为”要大的多。
功名总有逝去的那一天,曾经风景如画,人流如织的大运河,现在却失去了原来的作用。如今,河面上庞大壮观的龙舟队早已销声匿迹,沿岸的曾经繁华的城市也变成了破败的城中村,遗留下来的,只有悲凉的冬风。
然而,那些由于沉重的苦役死去的百姓的尸骨,却被永远埋在了山川之下,再也变不回来了。
也许,蒙曼的评价是公正的,炀帝的失败,终究是因为他确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仅导致众叛亲离,国破家亡,仅仅对他自己而言,每天惶惶不可终日,也失去了人生当中应有的欢乐。尽管他并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昏君,然而,就像一篇匿名论文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统治者以隋炀帝为榜样,那会是天下人的悲哀,因为受害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全天下的百姓。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功名转瞬即逝,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会顺着历史长河流走,最终消失在大海。或许,我们无需去追求伟大的功绩,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价值,生活得快乐,就应当无怨无悔。世界是由千千万万个并不优秀的普通人组成的,我们追求理想,更要接受平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