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留守儿童与二本三本专科学生

留守儿童与二本三本专科学生

作者: 女性成长能量星球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00:01 被阅读0次

教育分层一本二本三本专科,把不同的人才放进不同级别的学校里。对于恢复高考后的几十年里,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清楚。

精英阶层总是少数,大多数的普通人,普通的学历,可能是二本三本这样的学校,或者有的人考的还不错,但是家里条件有限,付不起昂贵的民办大学本科的费用,就去选择专科职校等去读书。

本科读的是普通的二本,努力考过研,跨专业考的,分数过国家线了,但也没有什么好的学校调剂,也就加入打工人队伍了。没后悔,甚至有点庆幸早一点出来工作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吧。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老师写过的一本书,最近看《十三邀》才发现的。感叹真的有人在关注这普普通通的二本三本甚至专科人的命运。

媒体的镜头总是习惯于给那些精英阶层的人,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等这些有名校光环的骄子们。他们的人生才值得被嘉奖,值得站在聚光灯下。优秀的人才有激励年轻人的作用,那些普通平凡的芸芸大众暗淡无光,也不值得被铭记。

法国诗人兰波也曾说过,“数百万人不需要相认,他们受着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也同样衰老!”

我愿意把兰波说这样的人理解成万千普通的大众,能受到精英阶层教育的总是少数,985211的大学毕竟有限,那些二本三本专科等的学校才是众多。万千的普通人受着同样的教育,从事着同样的职业,然后同样的衰老,过着籍籍无名的平凡一生,最后燃烧为一把灰。

而普通的人的故事不值得被记录,不值得被关注吗?

黄灯老师写下了很多关于她的二本学生们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万千普通人的典型缩影。

那些留守长大的孩子,那些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得不到关爱的孩子,那些觉得自己在一个差的学校里看不到未来希望的孩子……

整整的一期节目,每时每刻都让人看得眼睛潮湿的,一次次的诘问,一次次的陈列那些学生的问题和困境,许知远也基本只能做个听故事的人。黄老师也只能说是努力用写作去记录下来,她坚信那些人的故事也值得被记录被看见。在黄老师的记录里看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的故事,她自己也算是有留守经历,小时候跟着外婆长大过了好几年的。

网上查到的资料——1984年,一纸中央文件松开了乡村户籍人口“自由出入”城市的高墙。仅1989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就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迅速蹿到了3000万人。

出生在1989年年底的农村,家境贫穷,自然也无法逃脱留守儿童的命运。跟着奶奶长大,寒暑假可以去爸妈做小生意的城市见见他们。那时候没有现在如此发达的通讯方式,现在小孩子都有手机了。以前基本上靠着电话和爸妈联络感情,还有收到不少妈妈手写的信。

所有留守儿童的故事,都是无比的熟悉,看到都会泪目。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那个坐在村口大樟树下等爸妈回家的小男孩,那位看着妈妈坐上大巴去深圳打工的小女孩,还有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山坡一起遥望远处的南方,穿过山峦叠嶂之后是南方,那里有叫深圳叫广州的城市。那里吞噬了无数留守在家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们。

很多小时候留守,缺乏父母关爱和照顾督导的小朋友们,则也很容易走岔路走错路。很多也就是黄老师笔下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学校的学生,少有人能接受精英阶层教育。他们其实有很多故事埋在心里,他们的经历精英阶层无法共鸣。

我也很清楚那些从小就缺失父母在身边陪伴的人长大了会怎样。有幸也还能读了二本吧,能读大学的农村女孩数量真的不多,就说我们村吧,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能去读大学的一只手就能数得清。但个性里的冷漠和疏离自卑,很难改变。可能从小到大太过独立了吧,人与人直接的疏离感更加的浓烈,就算是面对最亲的人。我们当然是爱我们的父母,家里有困难努力抵御,共度难关。但是,那种亲昵感的互动很难。

我记得之前我妈妈还说羡慕姑妈家的几个女儿们对姑妈无比亲昵,她们会向姑妈撒娇等等,而她很难在我这里体会到。我知道姑妈是陪着她的几个孩子一起长大的,姑妈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是可以亲昵的叫妈妈的。而我,从未有过那十几年的练习岁月。她已经把她的女儿锻炼得如她一样坚韧倔强和独立了,人生无法重来,也无法两全。

黄老师说,如果可以她喜欢她没有写那本书《我的二本学生》,她希望这些故事都没有发生,她希望她认识的所有的人日子都过得好好的。这可就是一个理想国了。

然而在2022年初吧,回农村老家很难得地待了一两个月,比我还小一些的弟弟妹妹的孩子们留守在家读幼儿园,爷爷奶奶照看。在村里转的时候,看到小朋友趴在家门口的大椅子上写作业,还好奇地看着我这陌生的阿姨在村里闲转。

我看到他的时候,也仿佛看到那个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放学回家把家里的大椅子拿到家门口平台上写作业。总是一个人在那里写着,写到天色到暗淡了还在那昏暗的天光里写,头低得很深,眼睛靠近书本很久地写作业。记得村里有个老爷爷经过,总是问我:天这么暗了,你这个眼睛还看得见写作业啊。我总是倔强地抬头,告诉他我看得见。后来我当然也就早早近视了。

一位留守已长大的青年,回乡看到这样的小朋友,又是一代留守儿童的命运了。仿佛二三十年,变化了很多,也有很多没变。或许未来也是进入不同的学校,就像黄老师说的,我也希望我遇到的朋友们都好好的,没有那样悲苦的往事,都能有爱与陪伴,都能读理想的学校。理想总要有吧……

相关文章

  • 留守儿童与二本三本专科学生

    教育分层一本二本三本专科,把不同的人才放进不同级别的学校里。对于恢复高考后的几十年里,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清楚。 ...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我县目前农村小学有“留守儿童”近1000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近4000人。明阳...

  • 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我校在校学生83人,留守儿童就有48人,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57%。家庭家庭教育和亲情陪伴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教...

  • 陪老人过周末――21天充电行动

    家访,关心留守儿童,去村里照顾老人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学校附近,住着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家里只...

  • 留守儿童,需多一些关爱与守护

    留守儿童被虐待,被杀害,各种各样的事件,正不断地威胁着留守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他们的悲剧,几时可休?留守儿童,需多一...

  • 关爱留守儿童,聚焦乡村振兴

    为了了解乡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邵阳学院...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统计每班的留守儿童人数。我粗略统计过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比率,竟然高达三分之一那么多!留守儿童是...

  • 校园妈妈

    王西梅(王老师又把留守儿童带回家’) 西梅园丁,最爱学生 编外儿女,格外心疼 留守儿童,领在家中 缝补衣服,关注心...

  • 求求你们“ 多陪陪我好吗?”

    下面我讲一个有关留守儿童的故事。 什么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

  • 在这里,读懂教育的不易

    【近两年来,在开展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同时,我把目光投向留守儿童,成立了“留守儿童公益群”,先后发起“让留守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守儿童与二本三本专科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pe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