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

作者: limpidch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3:59 被阅读0次

# 面对工作与生活的迷茫,我选择相信算法

物质生活极端丰富,机会遍地都是,人生随处是「小趋势」,随便抓住哪个风口,你都能飞起来——这是幻想么?当然不是,这在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拥有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信息和能量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两条主线,完备的信息带来巨大的能量,我们的基因甚至来不及进化以适应如此暴增的能量,我们祖父辈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代,他们的年代工作和生活都是按照固有模式走的,没有太多的变化,而当下我们感到迷茫,迷茫的不是没有路走,而是太多条路,我们该走哪一条!我们迷茫的是该如何选择!

一个人打算40岁之前结婚,从18开始她便自处寻觅,她该如何择偶?最近打算换房,有100套供我选择,我该怎样快速的买到理想的房子?

新开的商场入驻了一家四川菜,不过你已经吃过旁边好多家四川菜了,你应该去尝试一下么?

每天进办公室事情一大堆,有老板急着要的,有立马要上交的,我该怎么处理?

你精心制作了几十页的PPT,在方案讨论会上侃侃而谈,每个细节你都考虑到位,以为万无一失,结果被领导打断问了几个问题,你哑口无言,方案宣告失败,你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天要说一本我一月份精读的书《算法之美——指导工作和生活的算法》,这本书从算法的角度帮助人们进行选择,算法是人类中最聪明的大脑发明的,它通过计算机对海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的大脑已经很难协助我们进行科学的决策,那不妨相信算法,武装我们的大脑。

## 最优停止理论:如何选择停止观望的时机

算法给出的结论是37%。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当一个人打算在18到40岁期间结婚,那么她把这段时间分成两段,第一段只考察不结婚,第二阶段如果碰到任何一个比第一阶段都优秀的人就选择立刻结婚。这个分界线就是37%,也就是26.1岁的时候。这个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你从18到40岁之间所遇到的人都是随机分布的,那么37%分界线之前可以从概率的角度保证你把足够优秀的人都遇到,37%之后就没必要量费时间了,你拿下来的都可以保证足够优秀啦。当然人不是物件,不排除你18岁或40岁才遇到一见钟情的人,但是一见钟情和合适毕竟是两回事。

买房的事也是这个道理,你看100套房那太吃力了,所以当你看完前37套的时候就可以下决心了,如果你遇到第38套都比前37套满意,那就不需要再看第39套了,你这个时候的选择已经可以达到局部最优了,再耗下去概率上来说就不划算了。

## 探索与获取:要最新的还是要最好的

选择尝鲜还是继续原有的口味这一直是一个令人懊恼的问题,我们是该去追求诗和远方还是停留在眼前的苟且呢?诗和远方意味着未知和诱惑,而眼前的苟且意味着平坦和安全。

这个问题算法也给出了答案——我们要利用好基廷斯指数(Gittins Index)。

新商场开的四川菜不知道口味怎么样,如果我明天就要去另外一个城市了,而且很长时间不回来,那么稳妥的选择是去我以前吃过的餐馆,如果我就在这个城市工作,那当然要去尝试一下,说不一定会有惊喜。

如果你还年轻,那快去追求诗和远方吧,远方有妹子和菇凉;如果你都快退休了,你就别折腾了,都一把老骨头了,经不起姑娘折腾!

这个算法给我三个重要的启示:

* 趁着年轻要大胆的探索,否则时不我待

算法都明显的告诉我们,年轻你就要折腾,想尝试的东西就尽量的尝试,即使会失败,心理学实验也已经佐证了,人们年老的时候会后悔他们年轻时候没有做的事,却不会记得他们做了但是失败的事。

*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慢慢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专注于收获

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年轻的时候普遍尝试,等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后就要耐心耕耘,到一定年纪后就专心在特定领域耕耘,成为一个老油条,行业专家。

* 慢慢变老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越来越好

我们会发现凡是生活阅历丰富的人,他们年纪大了之后都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都越来越好,是因为他们已经探索出一条他们喜欢的路了,他们在享受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所探索出来的成果。

## 时间调度理论:要事先行

时间调度是计算机的专用术语,你在操作电脑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它在不间歇的为你服务,每个程序的切换都畅通无阻,殊不知计算机是分时运作的,你感觉不到它的停顿是因为它的作业调度很科学,你完全感觉不出停顿。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把事情分为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重要且紧急,书中建议人们应该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因为这是你长期竞争力的体现,我很赞同这种做法,不过很多时候你要判断这件事重要但不紧急就需要能力,况且如果遇到火烧眉毛的事你能不赶紧去处理么?

算法给了我们几个解决策略:

* 最近截止日期法,如果你做的事都有deadline,那么哪件事的deadline先到就先做哪件事。

* 小事优先法,为了让总的等待时间减少,我们应该先完成耗时短的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能减轻你的心理负担。

* 要事优先法,这是算法优先级最高的方法,每件事的重要程度我们用任务密度来表示:

任务密度 = 事情的重要程度 / 完成时间

计算出任务密度后按照密度高低顺序完成,这中算法也叫加权最短处理时间法。

## 过度拟和:不要想太多了

你精心准备的PPT为什么会被领导几个问题就问倒了呢?从算法的角度讲,这就是过度拟和了——你的模型想要一丝不苟地反映已知的所有数据,它对未知数据的预测能力就会非常差,精准拟和会把数据的误差放大,所以你准备到每个细节的时候你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细节上,但是功夫在诗外,领导对格局的掌控肯定更大,所以他几个问题就可以把你问傻。

算法告诉我们:想要避免过度拟和,我们就必须要学会抓住重点,忽略掉一部分信息。

书中给了我们三个建议:

* 限定思考时间,就像写一篇文章,如果给你一个周的时间写你势必加入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如果只给你一个小时,你就能抓住重点,啰嗦的话少说。

* 限定内容长度,如果你看过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你就明白内容贵在精不在多,香浓的信息熵也就是几页论文,他却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重要的论文之一。

* 在白板上讨论商业计划,要使用粗的马克笔,思维有些时候很奇怪,你用细笔在纸上乱画的时候很容易进入思维怪圈,当跳出来,只能在白板上写几个字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才是你最想表达的。

## 算法指导工作和人生,这就是我们的多元思维模型

这本书非常颠覆我的认知,我们一直都在恐慌AI的到来,怕它抢了我们的工作,怕它统治我们的世界,但恰恰相反,AI最底层的算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困惑,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我开篇所说的我们的进化速度太慢,而我们获取信息和能量的速度又太快,我们必须借助算法这套有效的工具才能管理如此巨大的信息和能量。

焦虑并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无知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多元思维模型,学会从算法的视角审视我们的工作和人生,也许会豁然开朗。

相关文章

  • 匈牙利算法

    算法思想 算法流程 算法步骤 算法实现 python 算法应用

  • web开发需要知道的几个算法

    算法分类 快速排序算法 深度优先算法 广度优先算法 堆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算法

  • 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的算法分监督算法和无监督 算法。监督算法包括回归算法,神经网络,SVM;无监督算法包括聚类算法,降维算法。...

  • 字符串匹配

    BF 算法和 RK 算法BM 算法和 KMP 算法

  • 垃圾回收算法有几种类型? 他们对应的优缺点又是什么?

    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有: 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分代收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包括...

  • 头条-手撕代码

    [toc] 图算法 以及最短路径算法 树算法 手写LRU 排序算法 链表算法

  • 关于一些算法

    我们平常说的算法按照使用方向加密算法,排序算法,搜索算法,优化算法,音视频处理算法,图片处理算法 1.加密解密算法...

  • 给我巨大影响的技术书籍

    算法《算法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 Anany Levitin《算法引论》Udi Manber《算法导论》《什...

  • 缓存相关

    cache淘汰算法:LIRS 算法 缓存那些事 Redis缓存淘汰算法,LRU算法,LRU算法讲解

  • LZW压缩算法

    参考链接:超级简单的数据压缩算法—LZW算法压缩算法——lzw算法实现LZW算法 LZW 压缩算法正确图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算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s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