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尊师重教,传承不息

尊师重教,传承不息

作者: 微电台9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23:37 被阅读0次

            尊师重教,传承不息。2017教师节来临之际,聊一聊关于教师的话题,回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恩师与其人其事。

            从小喜欢读书,准确的说是读闲书,至少在父母眼里是这样的。小学时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各种离奇的故事,北方冬天农闲,每到晚上就会在村里有资历的老人家里聚集一些喜欢听书的人,大概与现在去听德云社的相声差不多。长辈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也看了不少在当时我们看不懂的书,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聊斋一般的鬼怪故事,常常听得不敢晚上一个人回家。这也算一种无意识的启蒙,不知不觉开始喜欢这些故事,听得感同身受,悲喜交加。

            小学语文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就经常让我到他家里去选一些书拿去看,由于老师管理着整个小学的藏书,现在看来不算多,但当时对我还是很震撼的,像一只苍蝇找到了蜜罐。于是经常跑去借书,除喜欢书外,更重要原因是老师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与我同级同班。

            当时老师借我第一本书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以当时小学四年级约10多岁的年纪看这本书,感觉就像读英文字典一样艰难、枯燥。其中哪些阶级与革命、封建与传统对立的主题根本就不懂,这本书一啃就是一年,最后没读完就还给老师了,接着老师借了雷雨、茶馆、红旗谱……,第一次开始觉得读书是件辛苦且不快乐的事。

            初中到县城读书,开始漫长的寄宿生涯直到大学毕业,寄宿自由,无人管束,可以自由的选择读喜欢的书,期间读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尤其钟爱古龙,喜欢古龙小说中的江湖。此时遇到了第二个语文老师-杨晓中老师,一位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老师,日常喜欢穿英式马甲配西装,偶尔内挂一只怀表,看起来就像一位民国时期的人,当时在学校众多老师中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我至今认为很多习惯来源于杨老师的言传身教。老师教书方式有些复古,喜欢自己声情并茂的读文章,常读的自己忘情,在教室里一圈圈的走,一遍遍的读,读到喜欢处还会在讲台上模仿其中人物的动作,尤其喜欢他读的匆匆与背影,他的课堂学生都是兴致勃勃,从来没有打瞌睡开小差的,大家都觉得很新鲜。

            后来转学到市里读书,遇到了班主任兼语文刘老师与英文老师。刘老师是个比较严肃的老师,因为面临考高中的应试压力,初三与初四的语文课堂就变得没那么有趣,不断的考试做题,只有写作文是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刘老师也给予了非常大的鼓励与评价,让我有信心坚持下去,至今感激。英文老师是刚毕业分配到学校的大学生,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教学上没有那么多拘束,与学生关系很好,互动很多。记忆犹新的是她喜欢在课堂上放任贤齐的歌,一边做题一边听着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在当时感觉美极了。有一次老师失恋了偷偷在课堂上哭,任放着伤心太平洋,那一次却没那么快乐。

            高中开始读伤痕文学,图书馆是常客,与图书馆老师的关系比其他科的老师都要好。此时遇到了第四位语文老师,也是最放纵我的一位老师,老师知道我喜欢读书,便给予了一个特权,允许在课堂上自由选择听课或者看小说,高中语文对我当时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不听课也可以考出好成绩。老师的放纵让我能放心大胆的大量阅读,从秦汉文学到唐宋诗词,从明清文学的浪漫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从伤痕文学到现实、现代主义。那是最好的读书黄金时期,现在很多的素养都来源于当时,近些年已经基本没有读书了。

            老师给予特权的后果就是偏科严重,尤其是数学常不及格,有次没考好被数学老师罚到办公室思过,语文老师知道缘由后调侃的说了句:没关系,钱钟书读书时数学才考15分。

            至今记起对我影响深刻的老师都是倍感幸运,万分感激,是他们的不拘一格,独树一帜,我才能在读书的最好时期吸收了大量的养分,虽然最终我没能如愿走这条路,但我仍期望未来我们的子嗣能够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对身边从事教育或培训行业的老师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尊师重道、传承不息,这个世界没有哪件事比知识的传承更重要,你们都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致虎子老师,致远方的汪哥。

                                —2017年9月9日于成都·微电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师重教,传承不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to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