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主要讲了思维模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作者在文中有感而发说了句:
「我现在明明确实坐得起头等舱了,为什么从来没想过去坐头等舱。我也明明知道现在时间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排队只能干着急,为什么脑子里却没有念头要坐头等舱来节约时间,好像长期脑海里的思维就是——头等舱和我是没有关系的。」
可在文章下面看到有人评论:
脑子有水节约时间 头等舱先到么
看到这评论就笑了,这么讲真是没sei了。貌似非常正确的质疑(tai gang),却折射出自己的思维局限。作者简洁回复:
“头等舱有VIP休息区,头等舱不用排队,头等舱有专用通道”。
其实,作者主要强调的是,时间是宝贵的。作者是想把排队浪费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码字,比如更高质量的休息等。重点不在于经济舱还是头等舱,而是自己忽略掉了一个可提高效率的可行性选择。如果大家不赶时间,并不讨厌排队等候或不会狼狈地匆匆赶来,完全可以。大家的绝对时间是一样的,但有些选择,却可以让相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
无他,唯思维差别尔。
改变思维模式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思维的差别。
有一个电影,讲述的是以为知名演员因意外失忆,被人刻意误导、阴差阳错之下,和一位龙套演员互换了身份,以为自己目前就是住在脏乱不堪的房间里没有任何资源的小龙套演员。可在房子、工作、资源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境况下,他认可了目前的身份,认为龙套演员也是演员,要想改变就得提高自己的演技,学习专业书籍,模仿优秀演员,磨炼演技;看到脏乱的住所,就动手整理,让自己有个好心情有活力;等等。一短时间之后,这位昔日的大明星“重新”变得万众瞩目。
有时候,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决定性因素并不只是客观资源,也决定于主观因素:你的思考模式,行为习惯等。
思维差别一:越花钱,越有钱
有人总结:富人喜欢挣钱,穷人喜欢省钱。富人乐于付费,穷人喜欢免费。
比如:自己身边也有很多人想要进步、想要成长、想要学习,但一顿饭钱的续费都不舍得付。转身去网上扒拉免费的资源,可是这样,学到的知识不成系统、滞后、残缺不说,那些找资源、对比所浪费的时间,又让自己的提升晚了一步又一步。
富人思维的人喜欢通过花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从而更好的挣钱。穷人思维的人喜欢通过降低生活品质以存下更多的钱。
当然,不是说应该大手大脚地去花,不要节省,开源和节流都很重要。但需要意识到的是,节流以总收入为限,而开源的空间可能更大。
付费,可以快速占有优质资源,例如稀缺的商品、专业的建议、雇佣到最好的人才等等,从而更好的挣钱。免费的结果则是,劣质的资源,或过多的人瓜分有限的资源。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让大家一窝蜂地去用付费上课环节自己的知识焦虑,而是说,再已经明确认识到不足并想改变时,为什么不有选择地为自己的成长投点资呢。
思维差别二:稳健增长 VS 一夜暴富 投资 VS 投机
富人期待稳健增长,穷人期待一夜暴富。不是说一夜暴富不可能,也不是一夜暴富的愿望有错,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勤奋以及足够的运气,这种小概率事件为何要光顾呢?
就算光顾了,这突如其来的财富就足够你安然度过这一生了吗?我们与财富之间差的,不只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实力。
富人在大方向上做选择,穷人在小事情上机会主义。富人集中资源与智慧把握大势,选择做好后不轻易变动,以时间换空间;穷人回避大方向的选择,却很喜欢比较芝麻小事之间的利弊,同时缺乏获取回报的耐心。
思维焕新半小时内,如何增加你的财富?
半小时内,增加绝对的财富,让财富值上升多少个百分点,抱歉,这不可能。
但半小时,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读一篇文章,梳理自己的思路,想清一个问题的点,好好睡一觉为接下来的打拼保存体力,等等等等,都是“润物细无声”地滋养自己,投资自己。
但需要注意,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的局限。比如文章开头提到那个评论,不能说算是错,但读完那篇文章后,只是Get到了这一个可供自己吐槽的点,于自己没有提升,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好浪费,也好可惜。
世上没有,或者说很少有完全契合自己的、为自己准备好的知识。我们需要的是转变思维,从身边事物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有提升的,一点点积累、进步,稳健增长,持续增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