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

作者: 迈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7:35 被阅读96次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我”,米歇尔.福柯提出:不仅要认识,还要创造。

艺术品皆是物,难道生命不也是吗?他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理论,那就是“生命美学”。他一直追求的是一种“美的状态”。

读过蒋勋的美学六论。他说,美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认知存在交集。

我们可以接收到如此信息传达:生命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这听上去不是新论。许多传达正能量的文章都会以此类语句激励读者。但往往其中隐含的是功利性的目的。

而美是艺术。艺术是精神产物。把生命活出美,即诗意生活的艺术。这就是极高的精神追求了。思想底蕴决定了生活方式及形态的选择。这种思想底蕴来自于个体对世界的认知。唯有确立自我生命价值与存在意义的人,才会如此坚定地实践。

又一个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一切在变化之中。此刻的我与上一刻的我已不同。此时的河与彼此的河已不同。福柯亦表明,人是不断更新的,这种更新,不是知识,经验的单纯积累。而是观念,意识,认知的不停转变。正是这种变化,表明一切的可能性。而人可以使用自由意志,将自我变得更美更好,乃至成为“一件艺术品”。

也许实现这种状态,也并非艰难。活在当下。这句话也是透烂于耳。只是以什么样的状态而活?这才是重点。不是只以豁达的心态享受与拥有当下。不是以一种热切的愿望塑造当下的自我。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主体与客体的自我。

塑造自我,就是塑造灵魂。把它塑造成一个美好的状态。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人性改造到神性的过程。

哲学的价值在于践行。一切的行动,都欲彰显真理。

相关文章

  • 生命美学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我”,米歇尔.福柯提出:不仅要认识,还要创造。 艺术品皆是物,难道生命不也是吗?他一生都在实践...

  • 生命美学

  • 生命美学

  • 生命美学之「书间堂」文化私宴:品味食材美学——稻.美学馆

    生命美学的定义其实相当宽泛。 但在“稻.美学馆”与中韧国际教育等等机构的眼中,应该是更好的用生命去体悟生命方能感受...

  • 如是美学︱2018,觉醒「美」的力量

    合作师者 「如是美学24堂课」邀请中国最具美学高度的师者,邀请著名艺术、生活、人文、生命觉知等领域专家、与美学对话...

  • 共享生活之生命美学

    共享生活的核心是建构人生活的意义,我们一起创造生活的意义。 潘知常博士,生命美学的创建者。生命美学:从“本质”到“...

  • AiHiX访谈屠文毅:生命美学与気@新龙门课站+稻.美学馆

    AiHiX及飞海豚与稻.美学馆的合作,自从将“生命美学生活美学”这一理念策划入2018年4月开始的中国最大的高阶生...

  • 美学既意象

    艺术能使人愉悦,美学是艺术的一种是人的精神活动。文学是美学的显现,意象是文学的生命。 吃饭是为了补充生命的能量,一...

  • 生命超越的美学

    美学在西方与东方有着各自的文化,西方的美学是哲学的分枝,在西方哲学里,以研究人的认知为逻辑学,以研究人的意识为论...

  • 古老的生命美学

    纪伯伦说:“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 深圳是一座年轻化的城市,却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许多数百年...

网友评论

  • 周卫英:“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的。

本文标题:生命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w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