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作者: 罗Amy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17:23 被阅读65次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有一天,维娜妹妹向我吐槽:有时书看了很多,也记不住啊!

    这个问题真是很普遍,以至于在网上也有人提出与此类似的困惑:“读了那么多书,但是很多都忘了,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网友们的回答可谓无五花八门,有一个回答据说是得票数最高的:“但我还是个孩子,我吃了很多食物,大部分早都消失了,但其中一些肯定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于大脑也是一样的。”

    深以为然啊!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现在我还常常看到有人在为了“读书有用还是无用”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其实有用也好,无用也罢,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读书时,也便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宋代赵恒曾在《励学》中写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可算是读书人们的鸡血口号啦。赵恒最初也许只是为了鼓励人们多读书,却未曾想有太多人为了追求颜如玉的女子和黄金屋的利益而去拼命读书,成功者大力鼓吹,将此话奉为人生经典,而未能如愿者便批“读书无用”,嘲讽那些百无一用的读书人。倘若读书是个能说话的人儿,那他一定满腹委屈,也一定会为自己申辩——毕竟,他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去读书呀!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有一回,老师在课堂上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

    她曾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读书呀?”

    孩子们回答:“什么也不为。”

    这个答案似乎并没有回答问题,但细想来却恰与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论述不谋而合。在孔子看来,自己就是读书最大的受益者,但读书做学问是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并不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

    翻看历史,潜心于读书做学问的人大多成为一代大家,功成名就,流芳百世;而那些怀揣着功名之心去读书的人最终也为功利所累,迷失在名利场中,被历史所抛弃。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网上曾流传过一幅画,第一个人站在一片阳光下,眼前是芬芳的花海和起舞的蝴蝶;第二个人站在一摞书上,他的脚下是那片芬芳的花海,还但他的眼前却是一个阴暗的世界;第三个人站在更高的一摞书上,他看到的不只是花海的美好和社会的阴暗,还看到了灿烂耀眼的太阳。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读书,其实并不在于“获得”,更重要的是“懂得”。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不更多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生活,领略更多的风景。正如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的书,都去了哪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wx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