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代码
问石哪得贵如许?

问石哪得贵如许?

作者: 漪漣轩主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6:32 被阅读0次
问石哪得贵如许?

01和田之玉可生烟?

中午从老妈那里吃完饺子路过好友小店,从一款活力四射的鲤鱼手把件我俩聊起了和田玉的前世今生,我忽然好奇李义山为啥不说“和田日暖玉生烟”?和田玉那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玉石届“白富美”呀,为何就入不了素来追求“意必极工、调必极响、语必极艳、味必极永”的小李之法眼呢?

另一个疑问就是都是石头出身,为啥我从路边捡来的石头无人问津,而我手中的这块和田出的石头却身价百倍那?我的好友还告诉我只有呆在自己的玉器小店里面才忘却俗世的爱恨情仇,甚至愿意为了玉而消得人憔悴,这其中的奥秘究竟在哪?

02本是同根生

第一个疑问我想大概因为古代文人所作诗文最讲究出处,晋代陆机在《文赋》中“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戴叔伦论诗则有“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一说,想必李商隐同志就是借了陆机和戴叔伦这两个旧酒瓶,装上了他自己家的新酒了吧。不过义山的这杯酒许多年后的我喝起来依然醇香无比。

况且中国古代就有“玉之美者曰蓝”一说,或许蓝田因是灞水之源,远远望去在烈日的照耀下玉包石结构的蓝田玉才会在山溪间产生云烟缭绕的景象,从此玉生烟一说也就经义山之手名扬天下了吧。

第二个疑问大概源于人这个物种素有“物以稀为贵”的劣根性。据说从汉武帝时起就用四神纹玉做铺首、秦始皇也不甘落后,从蓝田选了一块上好的传国玉玺、等到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也将绣球屡屡抛给了蓝田玉,曾经有过显赫身世的蓝田玉为什么如今却沦落为地摊货了那?究竟又是谁将这曾经的四大名玉之一拉下神坛的呢?

我想第一大罪魁祸首就是蓝田县已探明的一千多万平方米的储量,再加上与和田玉比起来品质略逊一筹,以及商家的无序竞争和雕刻方面有所欠缺等原因。

相反原产于西域莎车国的和田玉则因其温润若肌肤、细腻如羊脂获得“国石”的。不仅从仰韶文化遗址都能找到和田玉的身影,早在新石器时代和田玉就已经作为宝物向东西方运送。和田玉之所以身价年年攀升,主要原因就是连年开采造成产量越来越少,其次还与和田玉特殊的出身有关:和田玉夹生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的昆仑山脉山岩中,其原石被长期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剥解为大小不等的块。今天要是想找到一块能在苏富比拍出7547.5港元的可以做茶壶的白玉真乃不易。

时间是最好的鉴宝大师,穿越千年的烟尘,蓝田与和田尽管一字之差,尽管和路边的顽石一样本是同石而生,尽管最终都要尘归尘土归土,蓝田玉却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味。

问石哪得贵如许?只源心头一念间。

03为玉消得人憔悴

古往今来为了许多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东西倾家荡产的人有之、舍弃生命的人有之、卖宝求荣的人也不在少数,最近新闻上说巴西发现一块比人还高的翡翠,据说估值20亿人民币。西方人更是不理解为啥中国人甘愿为了一块破石头消得人憔悴那?

中国的玉文化其实是几千年来沉淀的珍贵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玉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当中有这么高的地位,实际上是因为它的温、润、软恰如其分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庸之道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也就是说你要始终抓住那个最恰当的点,思考问题时要让自己始终处于高级灰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做事不极端、不固执。

如果单凭空洞的理论灌输,人们很难想像得出“允执厥中”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把握,所以聪明人就找了玉来做为类比,“君子温润如玉”就成了儒家理想人格的最恰当比喻,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古代君子的标配。

玉成了文化的载体之后,历朝历代为玉消得人憔悴之人也就屡见不鲜了。

04玉与审美

其实儒家的这种价值观既是一种伦理观,也是一种审美观。在儒家看来,美的东西就是体现了中庸之道的东西。这种审美观在儒家的文学经典也是五经之一的《诗经》里体现的特别明显。儒家有一个源远流长的观念叫文以载道,就是文学是承载“道”,也就是承载理念的。

在《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沙洲、鸟都是作为一种你没办法接近的美好东西的象征,你可以远观,不可近玩。

这种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用一个哲学的概念就是必要的张力(essential tension),正是因为有这种张力在,美才存在。

也正因为像玉这些脱离了实际用途的美的存在,才会有了许多为玉消得人憔悴的故事不同的版本流传至今的内核。

05如水之交

弘一法师在临终偈语中写道“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说的就是君子总要保持一种淡,不刻意的强化某种东西,总是要在自己的思维和行动里拥有一种必要的张力。只有保持这种张力,你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中庸。就像水那样将自己放在最低位,利万物而不争功。不执象而求,在淡中方能品出真味。

所以我个人以为玉也好,人也罢,都要讲究一个“缘”字。是你的到什么时候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

有的时候既然石贵如许,就远远的欣赏不也挺好?

相关文章

  • 问石哪得贵如许?

    01和田之玉可生烟? 中午从老妈那里吃完饺子路过好友小店,从一款活力四射的鲤鱼手把件我俩聊起了和田玉的前世今生,我...

  • 问学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 生...

  • 一日一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10月9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观书有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题记...

  • 问渠哪得清如许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月16日下午,云南省昭通市历大友名校长学术工作室学术...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仿写句子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内容。一遇到仿写句子的题目多数同学们往往是抓耳挠腮,愁眉不展,不知...

  • 问湖哪得清如许

    古人有诗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富含哲理的名句 流传至今 上千百年。 本人才疏学浅 只会依样画...

  • 问渠哪得清如许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释义:要问为什么方塘的水会如此清澈?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

  • 问渠哪得清如许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白色的纱帘照进温馨的卧室,耳畔响起母亲的呼唤:"起床啦,妈妈带你去芳村看荷花。"我不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石哪得贵如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xp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