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偶遇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第一遍读时曾数度涕零。落泪原因多样,时而为骨肉分离,时而为家国遭难,再有就是感于大师们风骨之隽秀、精神之巍峨。总而言之,认定这套书是了解百年中国近代史,不可多得的引路人。
回首青春时期,脑海中仅存的印象是中正乃民族罪人,“攘外必先安内”简直荒唐。直到工作多年以后,抗日的正面战场究竟哪样,脑中也仍然是浆糊一片。而解放战争究竟又是为何呢?疑问始终在,但答案从来不清晰。直到2005年的一次契机,双方大佬60年后再握手,脑海中的一些东西轰然倒塌。一个强烈的问题是出现了,当初为所谓理想信念而战死的人们,若见此幕他们的信仰能稳固如山么?
战争,许多参与其中的人,大多数人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又因何被卷入其中。如《八佰》里端午这个角色说的那样:“我以为就是派我们来打扫战场的,我就是想来看看上海到底是什么样。”电影如是,现实又何尝不是?在采访战后的一位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国军老兵,他说直到仗打完了,才知道所在之处是台儿庄。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了粮饷,为了生存,稀里糊涂者居多。
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相较先人,已经拥有了最大的幸运,因为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拥有很多自由,但也常常容易陷入柴米油盐之中,而忘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夜深人静之时,我们可曾审视过自己的记忆?
每个人的当下选择与行动,很多时候都基于过往的认知与判断,而这当中记忆是上述种种的基石,也是一切的水源。如果没有准确、清晰的记忆,即没有掌握过去、昨天、历史,何以定位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环境?
未亲历,则难以感同身受。这是对历史事件多次阅读之后,所以下的结论。1937-1945的那些事,即便读来有感,但也难达亲历者之万一。
作为一名80后,对于日本这个国度,怀着复杂不一的情感。毕竟是看着日本的动漫、用着他们的电器,甚至喜爱着其寿司的一代。对于近现代的惨绝人寰战事,未见硝烟而未能太多记恨。诚然,我以为,历史的目的不是记忆仇恨与复仇,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能学会什么,分析出什么,继而能为未来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因为战争从来没有哪一方是赢家。即便有,也是短时的,冥冥之中的轮回会让不义者反受其害。
因此,从正确、相对客观的史实里,我们需要找到那人类命运共同的方向,放下过往而希冀未来。
再读《南渡北归》三部曲,没有了初读时的感性,更多的愿望是,看懂其重大事件背后的逻辑、原因等。比如,日本为何发动侵华战争,其动机有哪些?深陷其中的士兵们,为何热衷杀戮和贱淫妇女,这是战争的普遍现象?又比如,当国军以肉身炸战车,英勇之牺牲,有多少自主的思考,还是仅仅是当时国情之激昂?许许多多的问题,历史留待我们的思考。
只有看懂了昨天,才能理解今天,进而找到明天的方向在何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