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二O一七《中國詩歌年選》,還有些公眾號,網站上的一一些詩文作品。好的詩作是不少的。但有一個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現在的詩歌相當大的趨向是詩都在追求所謂的主題。也就是說詩在解釋闡述明確著一個主題,而大大怱略了詩本有的內質與特性。
現代人對詩有著太多的解釋和闡論,在這裏我也不一一列舉了。我說詩就是我們心的語言。說到心,三界十方無一不包括在內。佛家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的是人的本體。詩是本體天人合一的起用。她就是我們靈性的大起大用。詩人靈通三界十方無處不到無處不行。一念間詩神繆斯會讓我們遊通三千大千世間。古往今來的詩人們以她們的靈通讓我們感知真善美的寶藏。上天的與人間的溝通瞬間而至。偉大詩翁泰戈爾說,人中間蘊藏著宇宙的全部神奇。這偉大的神聖奇蹟得由詩來開掘。
上帝降下人的靈性與肉體時,詩也就誕生了。同時那時語言都是詩。因為她本來就傳頌著上帝的語音。上古時刻,詩的創作是由巫來完成。巫師們平常也和普通人一樣。他們在部落裏處於尊優的地位。每當天人相通時。他們就不是自己本身。上帝和諸神通過他。通過它的靈性聯繫與肉體和語言的表現出現。這時詩不僅僅是詩,他們也在處理完善指導著整個當時人的一切活動。事實上的確如是。上古殷人,也就是我們華夏祖先,
拿起一個龜甲,上面淺鑽一個小孔,然後放在火上灼燒,很快龜板裂開,龜板上裂紋展開天地人的奧秘,指示著當事人的人生去向與天地人的一切活動。那主導的殷人易學大師就讀出一首首偉大詩歌。我們知道詩總是靈性的感覺先導。與我們相親天人。如沒有詩,那我們先人的肉體的一切活動簡直無法想象的。
打開《詩經》,中華詩歌的開篇巨作。是看那時的詩處處見性。心靈與上帝與万物生靈的溝通觸目顯見。與大自然万物相親相聚。渾然一體,交融錯雜。聖人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沒有詩的語言,我們怎樣與天與地與人與万物交流。孔子又說,詩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無邪。與天地万物與人心對話,怎敢有邪曲產生。在下來楚辭漢賦,唐詩宋詞。也不難發現心靈的展現與大自然的緊密相繫。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靈光妙體。詩就穿行於大自然的神妙之中。翻開唐詩三百首,我們看看,自然的神韻自然詩的趣味處處滑落進我們心裏。
古之格律自式化慢慢拘束詩的想象自由,又次發展的新詩又試圖把我們概念化主題化散慢化設下樊圇。她天然的與一上帝與神(宇宙規律)與大自然劃下宏溝。很久時期詩瞪大眼晴向外物觀察,試圖通過肉眼的穿行讓詩發表在一頁頁紙上。同時也給後來的學詩者設下一條條陷阱,看我們的前輩們學詩有多麽艱難。皓首白頭詩神在歲月裏離他們越來越遠。嘆息前樸後繼的犧牲著如同祭品被擺進歷史的歲月裏。
詩並沒有那麼難寫。詩本身就是我們精神生活的寫照。繆斯女神就在我們心裏。也就是說找到我們靈性的存在。詩就是我們靈性與天地万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宋朝朱熹夫子在《詩經傳序》中說:詩何為而作也?予應之曰:人生而靜,天地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夫即有欲也,則不能無思,既有思則不能無言,既有言,則言之所不盡而發於諮嗟詠嘆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族音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也就是說得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思之有言,言又不盡,而又符合者天地自然的音響節奏而言之泳嘆之的情懷暢想。那樣自然無為表達溝通著我們的心靈。從這個意義上每一個人都是詩人。只要我們不與天地自然隔覺。做詩人是自然而然的輕松。
只要我們回歸到本性上來。詩人的桂冠就會戴在你的身上。這是上天的期許。而不是那個人的饋贈。那麽詩人要做的事是輕而易舉。回歸我們的本性,涵養我們的本性。良知良能的發現就是我們智慧的表達。從人生的一切圈套中走出來。把我們的靈性回到大自然中去。不要怕我們變成天上的星雲,仰或是動植物,山河万物,因我們在万千年進化的輪回中。我們何嘗不一一在目。我們靈性最大的特點是體物不遺虛靈不味。詩從來不會遺失我們。就怕我們自絕於自然天地。
那麽詩人的職責在於放下我們不該有的欲望物敝。靈性的清澈覺醒讓我們貫通天人之路。把瞪大的向外的眼神合於自性的天梯。性趣不再是私利的樊蘢。聖人孔子說,我欲仁。仁既至也。我欲詩,詩自覺就顯現於我們自心。因為詩是詩神和我們相戀相親的寶貝。因為詩本身就會自動聯結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大千世界瞬間表達。我們不要懼怕這個時代科枝曰異,物欲橫流。要一定知道這只是一段歷史一個歲月的階段過程。真善美愛的新時代已初露曙光。真正的詩意的梄居唾手而得。因這一切更符合天地万物人性的本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