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西,你看它时,它客观存在的展现给你,你不看它时,它可能就不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了!这个听上去很唯心主义,然而在量子的微观世界里,却是一个公认的原理,也就是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
在微观世界,按照测不准原理,量子的动量和位置不能同时精确被测量。也就是说,量子具有粒子性和波性两种叠加的状态,当你不观测时,它是一种中间态,而当你关注于其中某种性态的观测时,另外一种性态的表现便会缩减,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的物理术语就叫——量子观察坍缩。
宏观层面的一个类比,或者叫思想实验,是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推论,在打开盒子之前,猫应该处于生死叠加的中间状态,而这远超乎人们的常识。
“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当你观测一个粒子的时候,就以粒子的形式存在,不观测时就以波的形式存在。上帝原来也是爱掷骰子的!
佛教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儒家陆王学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等,这些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换一个角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