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明朝那些事儿》之张子明:跟领导汇报时,怎么说他能听进去?

《明朝那些事儿》之张子明:跟领导汇报时,怎么说他能听进去?

作者: 刺猬的树洞 | 来源:发表于2024-03-07 23:45 被阅读0次

    翻开《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册,正是元末明初,狼烟四起,在这个乱世里,朱元璋、常遇春、徐达、汤和等英雄豪杰正在崛起。

    在这一部乱世英雄成长史里,有一个小人物,叫张子明。

    他的故事很短,简单得说,就是越级向领导汇报了一次工作。

    但是,凭着出众的沟通才能和向上管理能力,这一次汇报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当时群雄逐鹿中原,但只有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进入了决赛。

    朱元璋一时头昏,不顾刘伯温的反对,倾巢去打张士诚,陈友谅趁机集结60万军队攻打洪都(就是滕王阁序里的洪都)。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带军苦守,艰难的打了一个月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仗,实在难以支撑了,就派一个叫张子明的人去找朱元璋回援。

    书中对张子明的描写不多,年纪相貌职级不详,不过,正值危难之际,朱文正不会把擅长打仗的高级军官派出去,鉴于战火中传信任务还是很有难度的,也不会随便点个普通的小兵,而在陈友谅眼里,这是个看上去又呆又傻的老实人。

    张子明此行的目的,不仅是将洪都的战况告知朱元璋,他还要带着朱元璋,朱元璋带着几十万人,回到洪都。

    看张子明开始执行任务,就知道,这是个靠谱的人,从洪都到安丰,一路昼伏夜行,走得很谨慎,毕竟他本人就是一封鸡毛信。

    小人物张子明终于平安见到了他的顶头上司朱元璋。该怎么给领导汇报洪都的情况呢?

    很多人见到比自己级别高出很多的领导,难免心里生怯,一五一十实话实说。

    有的人会急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洪都实在顶不住了,请元帅速速回援。

    感性的人或许还会涕泪交流,以己度人:请元帅速速发兵,回去救自己的亲侄子!

    但张子明是个将人性看得很透,且很善于沟通的人,他只说了一句话:“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当时朱元璋率大军而出,却没有收获到想要的战果,又不甘无功而返。

    张子明很清楚,朱元璋绝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以情感之,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想让他行动起来,只有一点能打动他,那就是收益远大于成本。所以,他这句话,说的其实都不是事实,而是自己的判断,而且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算账的:你不是一直都想跟陈友谅决战吗?现在他被我们拖了一个月,粮食吃得也差不多了,咱们打回去,轻易就能击垮他们。

    果然,朱元璋马上就准备回援。

    可以说,张子明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

    在凭借直觉和谋略打了一次次胜仗后,自信和自负都在朱元璋的心里猛涨。

    他自负,所以,他不能接受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他正需要有个台阶,放开张士诚,与陈友谅进行决战。

    张子明恰恰给了他这个台阶。

    至此,张子明最重要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于是,他的回程采取了效率最高的昼夜赶路,一不小心,被陈友谅抓到了。

    陈友谅是县衙里文书出身,做思想工作那是驾轻就熟,他一套说辞口吐莲花,张子明不断点头,让陈友谅倍加感受到了智商优越感。

    最后,双发达成一致,张子明去洪都城下劝降,陈友谅给他活路。

    张子明走到城下,大声喊道:“援军马上就到了,大家要坚守下去。”

    这句话喊完,他就死在了陈友谅 刀下。

    这就是明史里小人物张子明的故事,他有勇有智,但历史不是小说,他也不是主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那些事儿》之张子明:跟领导汇报时,怎么说他能听进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ee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