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咱胡同的文化(四)

咱胡同的文化(四)

作者: 普通人周楠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0:13 被阅读0次

今天不说那正阳门下的小女人,聊聊那大前门小酒馆。

从贺永强大爸手里继承而来,小酒馆经历了清朝的兴盛与衰败,掠过了民国时期的革新与动荡,走过了新中国时期的艰难与繁华,迈入了改革开放与创业的高潮与焕然一新。

一切都变了,透露出新的模样,可它依旧没有变化,它依旧是那个挂着“概不赊账”牌子的小酒馆,它仍然站在大前门下,守望者这条街道,呵护着这条沧桑的胡同。

它就伫立在那里,它似乎像个老人,大脑处的“脑岛”似乎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退化了,它不再消极着,它相信着这个胡同的人们,信任它的主人,即使它的主人在富裕着另外的产业,它是知道自己是根吧,所以才永久地存在着。

它随时欢迎片儿爷,每次接待牛爷时它也总是笑呵呵的,法国人弗拉基米尔与伊莲娜也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人情味与这里的中国人。

它守着这条胡同,这条胡同里那个精明的徐慧真和那个老诚的蔡全无也守着它,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若说是英明的女人孕育了它,倒不如说是永恒的它成就了多彩的她。

咱胡同的文化(四)

它有些遗世独立的感觉,又不乏充斥着五颜六色的人间味道;它受人尊敬着,令人回味着;它是酒馆,是大家的家。

它仿佛预测到了会有文化的回归,所以它就执着地站在那里,不论发生什么都坚持着自己的存在。

无论时代如何,它永远在,在这条小胡同中。

咱胡同的文化(四)

相关文章

  • 咱胡同的文化(四)

    今天不说那正阳门下的小女人,聊聊那大前门小酒馆。 从贺永强大爸手里继承而来,小酒馆经历了清朝的兴盛与衰败,掠过了民...

  • 散文结构分析:汪曾祺《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主题: 通过描写北京城的方位——四方四正,点明北京人的思想。介绍胡同取名原因、胡同构造及...

  • 古刹千年(二)

    在北京,胡同凝聚了太多的人文和历史,“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是京城的特色。如果你去过了故宫、圆明园、颐...

  • 侃侃

    汪曾祺先生散文之妙,在其对细节的把握与升华,譬如在《胡同文化》中写道: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大街、胡同都...

  • 名存实亡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中富有历史意义的一项,然而此时此刻胡同文化已经陷入名存实亡的窘境。 关于胡同普遍的声音表示这是历...

  • 文评‖汪曾祺《胡同文化》

    方正有序的胡同文化——从《胡同文化》看北京人的社情民意 《胡同文化》这篇散文是汪曾祺先生以北京人生活为核心开展的一...

  • 天津的胡同“文化”

    入夏,天气炎热,每个人仿佛都不喜欢外出行走,取而代之的就是在家吹吹空调,点点外卖,刷刷手机打发一下无聊的...

  • 胡同文化

  • 胡同文化

    一条长长的胡同,藏了多少故事?走进史家胡同24号院,这间新开的胡同博物馆可并不新:凹凸不平的地面、仿民国时期的装饰...

  • 对生活的兴趣广一点之“胡同文化&罗汉文化”

    精选词句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咱胡同的文化(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f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