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称呼求助者为来访者或当事人,才能显示出咨询关系的平等。
2。来访者的权利,选择心理咨询师以及确认执业咨格,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义务,如实说明情况,提供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真实信息,按约定进行咨询,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心理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
权利与义务是双方自愿的。可以写在咨询协议里。
你希望我怎么称呼您?情况不一定真实,但情绪是真实的。我们更看重的是他的情绪,他在乎的,他的看中,他的希望,确认他的知觉。我们不是评判官,不能陷入他的是是非非里面。
3。根据行规,提前告知收费标准。朋友介绍,次数多的,也不建议优惠,打折。否则可能是不太信任,或者动力不太强,会影响咨询效果。
4。咨询时间,每次约1个小时,具体时间,固定,每周一至二次,固定次数,稳定的咨询关系,否则容易断掉。
5。首因效应很重要。
6。危机处理。有自杀念头,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告知老师,及时处理,把损失降到最小。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是不岀事,而不是助人。
7。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的严重程度,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精神病性问题。一般原因指的是,认知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具体原因,人格因素,或具体的事件。
焦点解决观注正向,不太关注原因,关注成功经验,不太关注困难,但不是绝对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8。流程不是绝对的,数次咨询后还没聊到目标,也是可能的。详细的探讨,聊他希望有什么变化,聊他看重的,确认他的知觉。
9。学习心理学,听说读写并进,多练习,和见习。追求完美,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朝完美的方向发展。
10。避免使用方言,不是绝对的,对老乡也可使用方言。可用专业术语,要即时解释。反复强调保密原则,增加安全感。强调咨询与测量的有限性,降低预期。确保仪态端正。
闹人:不闹就得不到,或者闹就能得到。
11。摄入性会谈。初诊接待,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
聊求助者主动提岀的,但不一定是最需要的。大概是什么情况啊,怎么回事呀,能说的再多一些吗?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确认知觉。如果有可能的话,你想先探讨哪一块?是什么让你想先聊这个话题?然后才能聊目标。
12。聊观察到的疑点,但不一定就要点破,可能破坏咨访关系。永远不要比来访者更聪明,更智慧,更努力,更着急。否则他就不成长了,他会依赖你,显得他很不堪,会觉得和你聊是件痛苦的事情。
作为家长比孩子更着急,把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的很好,孩子就会产生依赖。
13。咨询目标的确立以来访者为中心,可以去问何以如此。是什么让你希望有这个变化啊?这个愿望实现了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不同?这个变化具体的包含哪些方面?聊透后才能探讨例外。
确定了目标以后,以目标为中心。咨询是有目标的聊天。目标非单一时,要排序。
14。控制会谈的方向。释义,又叫说明或内容反应。重复来访者的话语中的主要内容,简单的概述,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
中断,有中断,没打断。话多不一定是喋喋不休,不能强行结束。
情感反射。刺激一下来访者,尽量不用。
引导。为了扩大视角,不一定是引向咨询师认为对的地方。人际关系不好,你能说的再多一些吗?人际关系包括很多方面,你指的是什么呀?单位同事不好,哪个同事不好呢?
15。可以作简单的笔录。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现实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人际关系。身体的主观感觉,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即生理,心理,社会。
16。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不要急着去释义,去概述,去回应。
听关键点,听在乎的,听看重的,听期待的,听成功经验。把握他的脉落。
要专注的听,好奇的听,用心的听,理解的听。你对他是真的好奇,还是假装好奇?
不评价,不指导,不建议,不打断,不着急解决问题。你能做到不评价吗?当你觉得很懂的时候,会指导吗?
17。态度。非评判,就像我们看日落,只能去欣赏,而不能够去左右。
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欣赏,而不是带着功利心去评价他。不要太多的去赞美,太多的赞美会使来访者感觉到不安全。
非评判性态度使求助者得到知己,感到轻松,能够敞开心扉。有了安全与放松的氛围,逐渐建立稳定的,稳固的,安全的,接纳的,欣赏的咨访关系。
咨询师不要过多的自我暴露,过多的自我暴露会使来访者感觉到不安全。自我暴露会暴露自己的价值观念,让来访者不能够敞开心扉。咨询师对来访者很了解,但来访者对咨询师却很陌生。
17。理解。从心理学角度理解,这说明对他的行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和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的态度。这种表态既不破坏会谈气氛,又对后来的帮助指导留有余地。
对发生这样的事,对你很喜欢他表示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