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生命的一点瞥见

关于生命的一点瞥见

作者: 纤尘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1-09-29 05:22 被阅读0次

    一段跟随自己的生命韵律,探索内在的时间。遇见了很多书和他们的心灵,也遇见了很多读书书友的心灵。

    有很多感悟,在碰触中迸发,就像喷泉的水在阳光下,映出彩虹的光华。这是存在的喜悦,将它分享出来,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回应,和对生命的致敬。

    在这一阶段,我的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看见生命。你呢?

    01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归宿

    关于这一部分,在读卡罗尔.德伟克《终生成长》时,有比较多的触动,不是赞同或反对,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和拓展。

    这本书主要在探讨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差异,以及这两种思维模式如何导向不同的人生。

    我的感觉是,所谓固定型思维或成长型思维也不是固定的。结合心理学去理解,固定型思维的人,多数是在一个缺乏爱、接纳和鼓励,充满评判的环境中成长的。这样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因为害怕批判,不敢去尝试新的或困难的挑战。从而缺失了试错的过程,也就很难感受到自己的热爱和天赋所在。

    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多的是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而是在不擅长的领域挣扎,为了获取外在的认可而与内心隔离。

    书中有一个案例,是两个年轻记者因为编造假新闻而获奖,又因为被揭穿而落选,记者说至少他们是明星,民众说他们是骗子。而其实我所想到的是,这两个记者有讲故事的天赋,但他们把讲故事的天赋用在了要求纪实的行业,也许他们可以去选择成为小说家。

    所谓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就是接受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去做任何让自己感觉到活跃的生命力的事,但又能拥有一个宁静的心态。

    从禅的角度,是去执着、去评判、去我执、去分别,也就是从评价体系中脱离,去活出自己。

    我感觉自己曾经是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其实我很认真的学习、工作,但我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努力”去做。也许我曾经觉得努力会让我显得不够聪明。现在的我不再去感觉聪明不聪明这样事,而是去努力的学习我喜欢的东西,并乐在其中。

    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方式,而且也会在两种思维间转换,可以去观察自己在某种思维模式下的状态。就只是去观察一下,就会有收获。

    如果对比之后发现自己是固定型思维的人,怎么办呢?自责,自我批判,或批判原生家庭,都是没有帮助的。先抱抱自己,对自己说:嗨,这不是你的错,这也不是谁的错,我爱你,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现在试着放松下来,接受这一切。

    尝试着去连接自己的内心,并去做一件让自己感觉愉悦的小事。去感受自己的热爱所在,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无所谓成功和失败,因为那是在享受生命。而在热爱领域里的一切行进,最终会为你拉开整个变化的序幕。

    不存在未来的完美,也不存在当下的完美。把生命当成一个过程,带着觉知去活过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美好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归宿。

    02攻击或放弃,都是没有打开生命的提示

    攻击他人,攻击自己,或自暴自弃,都是因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打开,生命力到了错误的出口,或没有出口。每一个症状,都是生命对我们的一次提示,对我们低声细语,来看一看,这生命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抑郁是对自己的攻击。所以抑郁的当事人,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是一个有效的心理辅助治疗。当然最重要还是去探索内在,接纳自己,去为整个生命力找到出口。其实生命原本就是一种接受,一种允许,而你,是否去接受了她,允许了她,去绽放这个独特的生命,是否去感受过她独特的韵律。

    印度的一名医生安德烈.莫瑞兹写了《癌症不是病》这本书,可以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医学角度的心理学书籍,也是一本身心灵作品。它从医学的角度,可以打开我们的另一个视角,去思考癌症不是病,而是身体用以自我疗愈的一种机制。安德烈在书中写到“癌症其实是一种可以暴露我们体内未解决隐患的方法,甚至还能帮助我们与这种隐患达成和解,进而将它们治愈。”

    定期体检,就是我一直在质疑的一个方式。与其定期体检去检查是不是生病,不如调整为,或者至少结合,定期检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待生命的方式。

    书中提到的各种统计信息,也更让我意识到,统计有其好处,但是某些方面抹杀了生命体本身的能力,也抹杀了个体化的差异。所以在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统计结果,以及各种所谓权威数据纷涌而来时,保持思考的能力,相信身体和生命的特殊设计和神奇,是重要的。

    在另一本书里,曾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她经过三个疗程的化疗,已经很有好转,医生和父母都在纠结要不要做第四次疗程来巩固效果,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妈妈不想第四次,可是最终接受了医生和爸爸的建议,第四次化疗时,小女孩引发了其它炎症,最终去世了。

    现在的人类面临过度医疗的问题,每个人面临疾病的人都需要反思,人到底要活多久才是够久,还是活着的每一天充满喜悦和爱,才是真正的活过了?

    是人类潜意识最深处的对于死亡的恐惧,赋予了癌症摧毁个人的力量。而事实是,人从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可是很多人不敢面对这个事实。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死亡意味着失去和瓦解。

    那么怎么面对死亡的恐惧呢?需要我们去转变观念,将生与死作为同一个课题的两面去了解,才能彻底面对死亡、思考死亡、接纳死亡,然后选择自己面对生命和生活的方式,不被“癌症”这个标签或其它任何意外所吓倒。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博士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死亡专题中提到,死亡会引起恐惧,但是去思考死亡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面对死亡的恐惧。

    去了解生命和生命力,找到自己的生命打开方式,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因为活的充实而喜悦,面对死亡,已不再惧怕。

    03生命课题的意向疗法

    《只想好好和你过一生》书中描写到,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教授朱建军,在心理治疗中他经常用“花与昆虫”和“打扫灰尘”的意向方法。

    “花与昆虫”有点像吸引力法则,也有点像积极自我对话疗法,用了花与昆虫的意向,更富画面感。这个疗法,适用于有情感问题的当事人,借男性是昆虫、女性是花朵这种意向,叙说当事人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义。有点像故事疗法,但又用了意向,会更容易打开,很值得学习。

    书中有一个案例,是一个大龄剩男向朱建军教授寻求治疗。朱教授引导当事人想象自己是一种昆虫,并描述这只昆虫的感受。当事人想象自己是一只苍蝇,不受花朵一样的女孩子们欢迎,于是苍蝇更放弃自己与粪便为伍。

    当事人假想自己是一只苍蝇,朱教授引导他假想自己不是一只普通的苍蝇,他会怎么做,于是他想象了美好的画面,自己是一只澳大利亚苍蝇,是吃花蜜的苍蝇,受到花朵的欢迎。通过这种想象,当事人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并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爱情。

    如果让当事人假象自己不是苍蝇,是别的昆虫,就是对他自己的否认和不接纳。而朱教授引导他接纳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比如自己的出身,然后去寻找可以掌控的部分,比如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了当事人内在的力量,从而开始了转变。

    在这里,我假想了另一种情况,如果来访者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普通苍蝇,就是没法改变,该怎么办?如果他都不愿意想象怎么办?

    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问他,他想怎么做?他觉得如果在没有任何外在的束缚下,他最喜欢做什么?或者他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最能感受到喜悦和宁静?在我的经验里,去连接内心,探索自己最喜欢的领域,然后一点点去做,去多做,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而“打扫灰尘”的疗法,让我想到了《六祖坛经》里的两段偈语。五祖弘忍给弟子们出了一道题目,测试悟性以决定将衣钵传给谁。弟子神秀做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不叫惹尘埃。而后来的六祖惠能做的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宗的思想是顿悟的思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理可顿悟(惠能),事须渐修(神秀)。

    打扫灰尘,就是渐修的方式。中国的古语也说“一日三省吾身”,每天对自己的言语、行为、心念进行不评判的观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随说理可顿悟,可禅宗很注重根器,认为人有上乘根器、大根器等差别,也就是天资的差别。我们要承认认有差异,也要看到人可以成长,需要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内在力量。中国的古语说的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行与读的过程中,生命就在不断的打开。

    写在最后:生命不是一个结果,没有一个标准,它是一个感受。印度开悟大师奥修说,生命是一个庆祝、是一个恩典、是一个开花。

    祝你绽放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这是我的心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生命的一点瞥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gl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