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感受过爱?你理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呢?
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可是终究它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被渴望。
获得过多次美国凯迪克大奖的李欧·李奥尼用他的作品向我们诠释着爱的真谛。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是两只拥有同样名称“老鼠”的故事,而它们却很不相同,因为一只是真老鼠,一只是玩具发条老鼠。
你会喜欢哪一只呢?说来听听,会不会触动你柔软的内心世界呢?
每次与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她都会选择发条老鼠,而且带着满脸诡秘的微笑。我想她是理解两只老鼠的真正需求以及区别的。
乡下粮仓附近的老鼠夹子,脚下一步不利索,被当成老鼠夹住的经历历历在目。
如此的创伤,怎会喜欢上真老鼠呢?
亚历山大,一只生活在老鼠洞里的真老鼠。没有像亲戚小仓鼠一样成为人们的宠儿,每天还要为填饱肚子,饱受人类的驱赶而努力。
在厨房寻找一点面包屑,就会经历盘子声以及扫把将要落在身上的慌乱。没有朋友,不被理解...
发条老鼠的名字叫威利,与玩具们待在一起,幸运的时候被安妮带到柔软舒适的小床,进入甜美的梦乡。
这样的威利从来没有经历盘子与扫把落下时的慌乱,也不需要,拧紧发条松开就能愉快地玩乐起来。
孩子喜欢威利,也许也是因为这种被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既温暖,又充满爱。
不用担心做不好,做错事挨骂,不用担心洗脸、刷牙日常的琐事,只要敞开一颗玩乐的心就好。
当亚历山大与威利相遇,两只长得如此相像的老鼠,瞬间的落差感以及渴望爱的孤独感裹挟着,无法动弹。
亚历山大羡慕威利的一切,渴望逃离孤独,渴望被爱,想要变成第二个威利。
拥有魔法的蜥蜴可以帮助实现愿望,但需要满足相关的条件。一颗紫色鹅卵石加上月圆之夜的必要条件。
一心一意寻找紫色鹅卵石的亚历山大,忽略了它的新朋友,也忘记了自己每天面对的慌乱,虔诚地寻找着目标。
与此同时,安妮拥有了新的玩具。发条老鼠威利的命运似乎也走到了终点。好朋友威利就要和毛绒玩具一起被处理掉了。
寻寻觅觅,接近必要条件过程,充满了努力与辛酸,可看到威利的处境,亚历山大更是难过至极。
在愿望即将实现的那一刻,请求魔法蜥蜴,将好朋友威利变成了与它一样的真老鼠。
亚历山大从孤独,渴望爱,到拥有威利的友情。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经历,可它终究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主动争取。
作为一只真老鼠,它拥有威利没有的自由,可以独自去冒险,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一切对于威利来说,却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被安排,被支配,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养育孩子也是一样,为人父母与孩子都是第一次,给予孩子最好的,是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可如果忽略了作为个体的尊重与平等,那就会拥有跟威利一样的命运,不是吗?
撒切尔夫人说过:“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你的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将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将变成你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