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成败归因理论,意思是讲成功的因素归纳为六大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
其中六个因素中,只有努力程度是稳定的,可控制的,而且还是来源于内部的唯一因素,其他五大因素都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
这个观点与《异类》中的观点,与我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不谋而合,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是什么国家,努力一直是一个人想要优秀的唯一途径。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根据书中有关“稻田文明”的解释,我们找到了答案。
从农耕时代开始,从人们选择种植水稻开始,就需要为生活操劳,每天起早贪黑在田地里劳作,能干的人收成好,不能干的人自然饿肚子。
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流传下来的很多文化中,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
“春天不忙,冬日无粮”、“流多少汗,吃多少饭”等等,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
正是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能够吃上饱饭的幸福生活,能够懂得“撸起袖子加油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而相比于国外,这个观点就不是太突出,就像书中所写,美国学生全年的在校时间只有180天,光暑假就有三个月,这简直和我们中国是反过来的,中国的学生是全年放假时间大概180天。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努力”这个词上认知的差异,这就是千百年来不同文化背景下造就出来的认知差异。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的学生这么努力,创造力却不高,甚至很少有诺贝尔奖出现呢?
这一点我认为可以用书中的“蕾妮精神”来解释,书中讲到蕾妮在用软件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她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寻求的答案无解,而是一直在自主探究。
直到二十多分钟过去,她才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那一刻,她是喜悦的,是发自内心高兴的。
这种自主探究的精神就是目前我们学生所缺乏的,因为考试,因为分数,老师一心想要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灌输给学生,学生却没有时间好好消化。
正如我自己班上,学生似乎从早到晚都在听课、写作业,很少有人能够探究,总结和反思,一来没时间,二来他们已经养成习惯。
昨天我花费两节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让我意外的是,除了班里顶尖的几个好学生,还有八九个学生也能把最后一道压轴题做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其实学生不是笨,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只要给予他们时间,他们是能够创造奇迹的。
众多学科当中,尤其是数学学科,更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可惜这两个词语只是出现在教案上的频率比较高,而真正实施的机会却很少,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更快接受知识,很多老师更倾向于向学生“满堂灌”。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从题海中自己去琢磨,至于知识是怎么来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学生并不清楚。
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让学生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之外,还应该让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努力,加上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机遇来临之际紧紧抓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而不至于人云亦云,成为假装努力的学习机器,像陀螺一直转个不停,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而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