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总结:
1.日常练习
2.王昊然个案
3.陈翌雨个案
4.联系精品班王梓枭个案以及上课(明天晚上6点过来),和李语芬家长沟通上课事情(5/12日下午16:00上课)
5.学习整理专注力课程知识
今日反思:
1.两个个案发了将近一个下午的时间,有些事情简单讲解个案中不要太讲细了,个案中家长讲的时候扯到各个方面要会拉回来同时家长对于情商九项不是特别清晰,自己还是需要在熟悉
2.与家长沟通时同理比较差,讲完一些方面未能同理与很好的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今日感受:
1.低落与负疚 因为下午刚做完王昊然个案没过多久又开始陈翌雨个案,个案大概做到一半的时候脑力感觉有点不够用带着一点困意情绪有点低落,想着这个家长这么远过来做个案又有点负疚感
2.亲切 翌雨个案快结束时,加对方微信看地址是娄底就询问了下哪里的?没想到还是一个地方的,她说之前好像在冷江批发街见过我几次,我说批发街之前有去过蛮多次批发东西的。。。然后用家长话讲到以后可以一起坐车回去等等,瞬间感觉挺亲切的。
3.尴尬 在开始加对方微信的时候,手机内存不过突然卡壳了下。。。
4.甜丝丝 下午王昊然个案快结束时家长两次问到这个营队是我带吧,让我带他孩子。谢谢您的认可,希望我会让您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5.稍微烦躁转高兴 晚上通知李语格爸爸情绪7号营上课时间,之前收到信息应该这个时间可以上课的,突然发信息说这个时间太晚了。当时有点烦躁情绪,还好后来沟通并且两姐妹都不分开就在一个营队上课了。
今日讲述:《心理营养》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的成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同样的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变得强大也需要相应的心理营养。如果缺乏身体营养就会发育不良、甚至出现一些身体的疾病,对吗?那么出现心理营养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在最近一段时间接触到几个这样的孩子:
1.一个四岁的孩子,在上课程的过程中说到一段这样的话,我是一个坏孩子,打碎我的奶瓶,妈妈不喜欢我,没陪我,经常在国外旅游,现在在中国,只给我买东西,我经常不听话,爸爸经常打我,伤心。(基本上是孩子原话记录)在课后反馈后爸爸说:怪不得他从来不愿意接他妈妈的电话。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缺乏安全感、肯定、认同、赞美、在对方心理是非常重要的等,所以导致一个现象就是他的人际交往不太好,只有一个好朋友以及别人和他好朋友玩的时候,他会觉得别人抢他好朋友,而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去报复他好朋友把他的爱心撕碎。
2.这是一个三岁三个月的孩子,3月份因为生病去医院看病,在医院因为睡在一条毛巾上的事情妈妈觉得热不让睡而发火,导致总个医院那一层的人都被惊到,撕心累肺的喊叫。出院后短短一段时间也大声的发火吵闹几次了,甚至还出现过一次在马路上走看到一个小孩子因为看不惯去推别人差点把对方推倒,对方的奶奶骂了他,妈妈把他抱走对对方说对不起,这个孩子他说大人不应该是爱小孩子的吗?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嘞?原因或许很多,但是一个方面也就是和心理营养缺失有关,他说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每次走路的时候都是走在我前面不等我,之前我们踢球的是他们欺负我,以及他妈妈教育他对方打了他,一定要打回去,在幼儿园小区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那天晚上上课休息时间我问他你想不想吃块饼干,一般孩子喜欢就吃不喜欢就不喜欢呗,他开始说不喜欢,然后我就打算把饼干收起来,他突然就打了一下我的手,然后我假装的伤心,他在那偷偷的笑。他妈妈说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表现的我很强大。为什么一个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以及他为什么会用打人的方式来显示着他的强大?我觉得无非是内心缺乏真正的爱与安全感。才会这样假装,就像我们有些成人心虚时也会故意大声来掩盖心虚。
关于心理营养的给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抚养人~爸妈,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需要多给予孩子除了生理需求外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才是正确之道。(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