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里仁篇4-19.20.21.22

论语·里仁篇4-19.20.21.22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05:43 被阅读5次

    4.19[传统为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一定要记牢。一来是为自己父母高寿而高兴,一方面也要时时提防父母突然有病有灾。

    【老彭有话】作为子女,准确地知道父母的年龄是一种“孝”。邻里之间,难免常要谈起年龄的话题。邻里问到父母的年龄,子女竟然不知,是不对的。


    4.20[传统为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不要远离;非要去,一定说清地点。

    【老彭有话】孔子说,家里有年老的父母在,一定不要离家太远。非去不可,也要让家里人知道你的去向。一旦有事,能通上消息。换了手机号,必须及时告知。


    4.21[传统为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三年不改父亲行事的方式,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老彭有话】传统认为这一章放错了。我也认为这一章的确是放错了,但我的意思是说顺序的问题(我已经给调过了),而不是通常认为的这是在重复。因为这是在论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意境反映不同的内容。所以我不认为是多放了,而是放错了位置。

    我认为放错,是因为本章是谈父母在的时候。与“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都是在谈论父母在世,中间加一个父母不在,这不对。因此应该放在传统的4.21章之后更恰当一些。

    那为什么非要在这里再重复一下这句话呢?其实,仔细读,这不是在重复。原话是这样的“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只引用了后半句。

    那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本章是在谈邻里关系,父母在,邻里相处当然要看父母的行为,孩子的行为作派不是主要的。父母没了,那孩子顶门立户,就要看孩子的行为作派了。能不能让邻里乡亲接受呢?能不能与邻里乡亲友好相处呢?

    因此,这一句绝不是随意地放在这里,或像人们猜度的那样,是因为孔门弟子各记各的,现在凑在一起就多出一句来。那是一般人吗?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会出这样的错误?可见,不是他们错了,而是我们错了。


    4.22[传统为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老彭有话】接下来,孔子开始谈君子的言行。但因为这章前面已有类似,也常被人视作重复。又因言词不太一样,更被人视为不同的人记录的不一样。《学而篇》是这样说的“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说那是在讲修行,强调去做,而不是夸夸其谈。

    现在是在讲邻里,怎么会又一次提出,且词序都不一样呢?原先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现在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我们现在谈的是言行一致的问题,所以孔子在这里也和我们玩了一下文字的游戏,这不也是我们现在人所常玩的吗?孔子的意思无非就是在邻里间,要少言语掺和,多做实际帮助。

    自此以下三章话题又有所改变,从与父母的关系转到言行一致。我认为是在照应4.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之“约”。在与邻里相处的过程中,你许没许过诺言,许下的诺言办到没有?这也是事关邻里关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仁篇4-19.20.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ky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