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陈羽凡和白百何的回应,两人都提到了孩子。
一个说将无限期离开娱乐圈,将时间更多地用来陪孩子。另一个说,为了孩子,所以隐瞒了离婚的事实。
真是一对做出了勇敢牺牲的父母。可我看到的,明明是自私的欺骗。
打着保护孩子的口号所做出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往往会带给孩子更大的伤害。
因为孩子不会永远是孩子,可欺骗的事实却永远不会改变。
很多幼儿园里的墙上都打着这样一句话: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有一次,我也想在一本家教书的封面上用这句话,可当一位搞教育的老出版人看了封面后,严肃地告诉我:这是一句十分错误的话,不要用。
他说:父母的很多错误,都是源于这样一句话。而反过来,他们又用这句话为自己的错误做辩解。而教育,更不应该用这样不严谨的态度做为指导。
信奉这种态度的父母,他们压抑了自身真实的感受,而将自以为正确的感受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这样的分裂与错位,多数不会有好结果。
曾有多少的父母,面对孩子的不理解,一边哭一边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难道我做错了吗?
这样的场景生活里处处皆是,电视剧里更是燃爆剧情的泪点。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在说这句话时满身闪耀着无私与奉献的光茫。但这里有一个前提,你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还是迫不得及。如果不是,你为孩子放弃的任何事,并不会因为你表现出的奉献精神,而让你的孩子有所得到。
更可怕的事实上,真的心甘情愿,也未必有多少能如愿以偿。
现在你为了孩子委屈自己,等孩子长大后感情观念有误,你又会再一次指导他的感情,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都是不快乐的。而这一切你都说是为了孩子,是的,是为了毁了孩子。
这不是一边舍去,另一边就会得到。爱的流动,不是想当然。恰恰相反,这是对爱的一种禁锢,一切为了孩子的父母,都会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他们用这样的理由,确保孩子处于弱势,以利于自己的把控。
以爱之名的枷锁,是最难打开的。孩子从小背上这样的枷锁,一辈子都很难摆脱。
结束一段婚姻,代表着两个人的感情已经走到尽头。如果真的为了孩子,绝不应去掩饰情感的真实情况。也许有的父母会说:等孩子大一些,就告诉他真相。
这不过是拖延的借口罢了。这只是贪念孩子心中父母相亲相爱的感觉。他们以为,孩子以为父母是相爱的,这最重要。他们害怕,不相爱的父母,会伤害孩子。
然而,装出相爱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有一位老师收到了一个学生的信。学生说,我希望父母离婚。他们每天争吵,甚至打架,总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闹得天翻地复。他们有好几次想离婚,却总在最后的关头,因为我而放弃了。
孩子对老师说,他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他能看出他们在自己面前伪装出的笑容,看出他们表现出的相敬如宾是一种极端的冷漠。他觉得父母婚姻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他还有一次听到奶奶大声地呵斥父母,我的孙子这么懂事,你们想让他少爹还是少妈啊?
恩爱的假象是瞒不了孩子的。家庭温不温暖,孩子是能感受到的。这样的家庭就不会伤害到孩子吗?难道孩子都是傻子吗?这样的伤害更会影响孩子,孩子长大后,他的友情爱情和亲情都很难幸福。
而当一对夫妻,比如明星,社会名流,享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他们的婚姻出现裂痕,一方想离婚,另一个说为了孩子不能离。于是他们达成和解,保留有名无实的婚姻。或是如白百何一般,隐瞒真实的婚姻状况。这样的结果,更是极端的自私行为。这根本不是为了孩子,完全就是为了自己。
这样环境里的孩子更可怜,他们的父母以爱之名,以利己私。已经是在亲情的悬崖边行走了。稍有不慎,那以血缘维系的亲子之情,也将粉身碎骨。
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那就在真实的世界里,让孩子心中的幸福与自己的幸福和平共处。这不是谁为了谁牺牲,也不是谁为了谁拥有。不能面对真实,爱将坠入虚无。
那些以孩子之名维系婚姻的男女,如真的渴望一直留存给孩子爱他的印象。不如你们各自安好,各自幸福。并最能彼此道一声:我们终于各自幸福。
我认为最深沉的爱,
莫过于你离开以后,
我活成了你的样子。
——《这个杀手不太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