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31/36b68c4032c242e6.jpg)
文/嘻嘻君(公号:xixixt)
今天玉面飞虫给安排了任务,把他手写的大约3张纸(正反面)录入成电子版,然后打印出来,这样的事情偶尔会发生的,手写的时代已经慢慢过去了,大都资料都是需要制式的表格或者样式,虽然一笔好字能够让你在人群中更加耀眼,但中规中矩的打印版才是大家都认可的东西。
想把手写的字录入到电脑中其实并不太复杂,拼音,五笔,都差不多,如今的智能时代,拼音的云输入和快速纠错功能,在非专业速录方面,让拼音的打字速度并不比五笔慢多少。选一个比较舒适的输入法,啪啪啪啪给他安排妥当就可以了。
主要问题是,玉面飞虫的字比较飘逸,行书偏草一些,快速写出来的字几乎是无法辨识的,这个辨识的过程就是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页,几乎是一整段看不清楚,只能模糊看清楚句子中有“快”“服务”这样的字样,其他全不认识了。
本着能看的清的字就录入的状态,看了一下,大约2400字,不得不说,玉面飞虫还是有他厉害之处的,轻轻松松一片中型小文章就出来了,层次分明,不是说多优秀,至少是中规中矩,你说不上什么很大的错误。
我是怎么录入的呢?打开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按住空格键(语音打字),直接接把能看清的字读了一遍,然后适当的修改就可以了。不得不说时代的发展,技术也是突飞猛进,没想到语音打字的识别率还是挺高的,口齿清楚的情况下,几乎是100%的正确率,号称一分钟几百字,嘻嘻君使用拼音录入的话,正常应该是在87字/分钟,想继续突破速度就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磨练了,对于平常打字来说已经够用了,况且我也没有准备做专业的速录。
这样来看,3000字的文章,语音录入的话,也就是半小时的样子(理论速度,必须能认清所有的字才行),而我录入这2400字,用了整整四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猜测上了,需要结合前后文字或者是上下文才能知道他写的这个字是什么,猜了大半天,脑袋大了一圈。
我想这应该是就是代沟造成的,如果玉面飞虫用这样语音录入的方式把这些文字发给我的话,我只需要弄好排版就可以了,可以省下来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而如今只能困在电脑前不断的猜他写的是什么,教他?他会学吗?应该不会。
那我们呢?再过20年之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应该也会和玉面飞虫一样,虽然是在进步,比如:用了触摸手机,戴了智能手表,也把手写的打印出来,但始终只能是停留在以前的认知水平上,剪切,粘贴叫叼过去,假手于人,让别人把自己的手写稿子打印成电子版等等,年龄的代沟带给我们的应该很难被改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学习新东西,我们固定的思维就是用现在会的东西解决问题,哪怕这样挺费时间的,至少能把问题解决,而且不用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前段时间,我还看到隔壁桌的同事在excel中,手工输入乱序的序号,1,2,3,4,5……我想他应该不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