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04266/b4e71d37ec4bf24c.jpg)
用了几天时间把龙应台这本人生三书之一看完了,庆幸在这个时候看了这本书,如果是在一两年前,可能看她完全是过目一遍,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现在我也是一个母亲,一个快一岁半女儿的妈。
这本书主要讲作者和她的儿子华安,以及后来又添了小儿子华飞,他们小时候的相处点滴。她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喜欢小孩的就是好人,不喜欢小孩的就是坏人,哈哈我大概就是她说的坏人吧。不知道是不是情商太低了,面对小孩我没有什么过多的情绪,比如在外面看到很漂亮的孩子,好多人都会想去亲近互动下,我完全不知所谓,就走过去了,所以我一直说我不喜欢小孩,没什么感觉。当妈妈也是因为结婚生子,自然而然的事。虽然老余总是说没有呀,你把木木带的很好呀,他说很感激,但是我觉得真正要感激的是我们木木太不让人操心了,用老人话说像小狗一样长,没病没灾的。即使刚出生的几个月也是够磨人的屁小孩,也曾无数次的想说丢了算了,但是看着她现在乖乖的皮皮的在长大,以前被她折磨的情形都变得微不足道。环境影响人,在老家怀孕生子的两年,完全米虫的生活,脑子都生锈的状态,然后也不想在老家带孩子了,没得自由,所以我离开了她,到现在都一个月了,没有像其他离开孩子的妈妈一样觉得很想念她,只是每次她打电话妈妈妈妈的叫,很幸福。
看完龙老师的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她的子女真的是太太幸福了,用华安的话说,他们不是母子更像挚友。其实也不是都有绝招,比如妈妈跟儿子之间的亲密互动,亲吻呀抱抱呀,普通母子间也会有,但是他们那种爱的点滴,就是觉得更美好更有爱。她对孩子们绝对的耐心,都让我折服,因为孩子,她所有的理想计划都要停下来,但是她对闺蜜说还好,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看着孩子从小小的奶娃,到学会咿咿呀呀的说话,叫爸爸妈妈,肉嘟嘟的到处爬,到慢慢的走,一直到会看小动物小花小草然后叫出名字,慢慢的他的世界打开了,他就变得更好玩了,也有思想了,也更磨人了,但是不要紧,妈妈完全享受其中。这些真的是不做父母,体会不到的。另外就是她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涨见识了,有传统的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认真做事,更多对孩子的放任自由。也许因为她本身知识分子的认知和德国环境的不一样,她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学校之外的东西,在生活玩闹中去认知世界,在每个晚上的讲故事中认识,但是她又很有原则,比如看电视的时间一定是严格规定的。就像华安写的,她在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他教育成了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书中有几个小片段我影响比较深,她怀小儿子期间,去医院做例行产检,然后做私密检查时华安说他也要进房间,妈妈同意了,这放在国内的话,会不会让父母觉得不该让孩子看到这些呢,即使是上了一堂现实的人体奥秘课,拿到我来说,这种太开放式的,还是觉得怪怪的。还有一个就是华安放学回家,其实回家的路只需要十分钟十五分钟,但是每天华安到家都是放学几个小时后了。如果是国内的家长,应该是禁止的吧,这几个小时华安跟着小伙伴这走走那停停,妈妈那来的信心,华安他们不会出事,毕竟还是六七岁的小孩,与其担心等待着,我们应该是会去抓回来,把他放在身边,眼皮底下玩耍才安心的吧。但是这位妈妈就是有这样的认知,不能剥夺小孩探讨世界的乐趣,也对自己小孩有这个信任,他不会乱来的。还有华安好朋友弗瑞第去超市偷糖吃的片段,龙老师对弗瑞第的对话,对华安说的共犯,都是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小牛们知道有界限,原来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能做到多少用她这种温暖有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但是至少我想去尝试着温柔对待,让木木在一个充满爱充满理性的环境下长大,那么读这本书我就值了,我想至少在木木六七岁之前,我能时常读读她,看看如何做个好妈妈。
因为一些原因最近是休息状态,这几天无意间看到了猫老师的文章,关注他公众号,听了猫老师去年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然后就一发不可,关注几个大牛公众号,边看边做笔记。因为他们我的大脑又开始思考了,也刺激着我寻求改变,改变从何开始呢,然后我就想着把之前写日记的习惯捡起来,看到好东西记录下来,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帮助自己理清思维。人不能停止思考,我期望自己不要偷懒,不要求日更,也要坚持写下去久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