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
【副标题】个人学习力提升指南
![](https://img.haomeiwen.com/i6954098/efc6f422e38c7c36.jpg)
【主题】素读摘要
前段时间从颜丰果老师的分享中,知道这本书!
颜老师用这本书的知识制作的复盘模板,实践在特训营中的应用。被吸引,就再当当云阅读买了电子版。内容很丰富多彩,远远超越了书名所表达的含义,对于提升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很有帮助,很值得读!
今天一口气读完五至九章酣畅淋漓!之后在计划在运用书中方法,练习写作,沟通表达,提问等能力!
关键词:
知识、信息、经验、反思、分析整理、运用,便签、适用边界、追问……
观点:“拆为己用”才是真的学习。
(供组织学习)RIA现场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R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
R(Reading,阅读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I(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拆书家讲解引导,促进学习者理解知识并关联自己。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
(供个人学习)便签学习法(I,A1,A2)
便签学习法的目标: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提高职场人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适用范围:致用类图书)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如果自己说不清,就用原文?)
A1:描述自己的经验(还未有类似经验呢?是否听说或者见过类似的事情)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拆书”七步曲(当当云阅读P258页)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这是拆书法的适用边界。确定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解决具体的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上。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遇到书中的理论、建议、观点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对我有多重要?如果这些只是在原书的知识体系中很重要,而对我现在并不重要,那就省下一张便签。如果对我重要或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写好后贴在相应的书页。
第四步,针对书中的某个信息,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是否听说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写在一张A1便签上,贴到I便签旁边。
第五步,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尽量先考虑应用的目标,再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写在一张A2便签上,也贴在书页上。
第六步,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提醒自己这一页有自己的学习资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冰箱或墙上,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便签工具
I:重述知识的标准
1.诠释:基本用自己的语言,不直接引用原文语句。
2.准确:对原文相关知识点解读准确。
3.清晰:逻辑清晰,文字精练。
4.致用:将原文知识点总结或加工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A1:内化知识的标准
1.鲜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认知。
2.故事:相关叙事要素基本完整,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起因和结果。
3.对应:和原文或I便签的4个要素对应,使之成为贴切的案例。
4.反思:无论想到的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能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经验,也加深了对原文信息的认知。
A2:应用知识的标准
1.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1]?
2.行动: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具体行动步骤如何?行动人是谁?在哪里?行动何时开始?频率如何?
3.关联: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
4.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或能推动他人做到的吗?可以量化做的程度吗?行动显性化吗?
好的提问
我不需要你的知识来填补空缺,我需要你帮助我理清思路,从迷雾中指引方向。我需要你的问题引领我走上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自己去发现。
案例:
田野:约翰,你这个月跟××开发商联系了几次?
约翰:7次,去拜访了三次,吃了两次饭,还有两次是通过电话联系的。
田野:都是跟谁联系的?
约翰:6次是跟张处,还有一次是跟×××通了个电话。
田野:那张处现在态度怎么样?
约翰:我觉得没问题,关系已经做得很硬了,他现在什么都不瞒着我田野:金总、工程部丁部长和刘成功这3个人跟张处的关系都怎么样?
约翰:哦……金总那边应该差不多吧,一般这种项目他不会说要谁的,基本都是张处说了算。刘成功那边见了一回,不太清楚。竞争对手主要在跟丁部长联系。
田野:那如果你搞定了张处,竞争对手搞定了丁部长,最后这个单子会怎么样?
约翰:很难说。我觉得应该是张处的分量更大一点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