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流淌
昨天读到,王阳明的心学诞生还需要一次生死考验的淬炼。
这件事情发生在正德元年(1506年)……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朱祐樘驾崩,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照即位。
这位朱厚照,就是传说中很有恶搞天分的正德皇帝。早在东宫时,朱厚照身边就围绕着一群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这是从小陪他一起长大,顺心他的天性,想方设法讨他欢心的太监。
朱厚照宠幸的太监有刘瑾、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朱厚照当了皇帝后,刘瑾等人风生水起,一边怂恿皇帝飞鹰走马,嬉戏宴游,在京畿附近购置大量田庄,坐收地租,充实小金库;一边大肆干政,卖官鬻爵,并且骑在文官头上屙屎屙尿。对此八人,时人无不侧目,谓之“八虎”。
面对“八虎”的擅权乱政,户部尚书韩文和愤青才子李梦阳(时任户部郎中)忍无可忍,率先发难,纠集阁臣百官联名上疏,力劝皇帝诛杀“八虎”。
据说朱厚照在看到奏疏列举的宦官擅权乱政的后果时,惊出一身冷汗,浑身发抖。他一夜未眠,清晨来临时,他找来王岳交代了几句话,王岳派人给刘健和谢迁送去了一封信。信中说:“已定。”刘瑾等人被发配到南京守太祖陵。
后来架不住刘瑾等人的苦苦哀求和自己贪玩的人性临时倒戈,对于群臣义愤填膺的谏言,朱厚照只当放屁,理都不理。内阁辅臣刘健、谢迁深感无奈,双双打了辞职报告,铺盖一卷回家了。
然而,此事却激起了刘瑾的强烈反击,他把始作俑者韩文、李梦阳等人全部炒了鱿鱼。南京的言官戴铣、薄彦徽等二十多人看不过眼,纷纷上疏,也都被刘瑾扒掉裤子打烂了屁股(学名叫廷杖),戴铣死于杖下。
在刘瑾的淫威之下,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再也没人敢以卵击石。但就在这个时候,王守仁站了出来,他给朱厚照上了一道奏疏,里头没有一个骂太监的字眼儿,而且还轻轻拍了拍朱帅哥的马屁,说他“聪明超绝”,只要知过能改就是人民的好皇帝云云。纵观整篇文章,措辞平和,态度冷静,只讲理,不喷粪,唯一的诉求就是劝正德皇帝赦免薄彦徽等人。
很显然,王守仁这么做是相当明智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企图把万恶的刘瑾扳倒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换句话说,在刘瑾的淫威之下,同志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尽力为革命保存一点儿火种而已。
可是,即便王守仁已经相当克制了,刘还是没有放过他。
原因很简单,刘瑾是流氓。如果说朱厚照是披着龙袍的流氓,那么刘瑾就是当众裸奔的流氓,跟他干仗固然是死路一条,跟他讲理同样没有好下场。很快,一道诏书颁下“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 ”
这是王阳明离死亡最近的经历之一,也是王阳明生死考验的开始。
据说王阳明准备上奏疏之前,有人劝他:“当初闹得那么凶,不见你有任何动作;现在胜负已定,你却逆风而行,这太傻了吧?”
王阳明傲然道:“就是因为当初闹得太凶,那么多正义之士都在奋斗,所以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而现在,正义之士被压迫,死气沉沉,必须要有一个声音来呼唤他们的良知,而这个重任非我莫属。”
五百年后的今天,再次读到王阳明这段话,依然为他心中的浩然之气感动。彼时的王阳明能不能成为圣贤已经不重要了,能在黑暗的环境中做一位追光的孤勇者,他已然灿若星辰。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这个素来不太理解儿子的崇高理想,因为儿子的“不着调”操碎了心的状元老父亲,在儿子都八虎事件中的选择却是理解、支持并为之自豪的。
这大概就是家学与家风的传承!
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后的王阳明,还会经历那些生死考验?
下周继续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