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微论:素养导养教学尤其要重视借助反思积淀素养这个关键环节落实
崔允漷教授在新课程、新课标培训中举的一个驾驶素养形成例子颇值得品味:交规是知识、移库是技能;创设情景的路考得到的是能力;体验反思得出驾驶要安全行驶(关键能力)、礼貌行驶(品格)、尊重生命(价值观),这样才形成了驾驶素养。可见,素养是教不出来的,只有学会+反思=素养。可见学后反思是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关键环节。
双基教学时代,课堂最后环节称课堂小结。
多是较短时间教师去总结;惯用方法多采用语言或文字板书去小结;多从知识点、结论单一维度去小结;学生也只是听一篇,缺少书面小结。
三维目标教学时代:倡导变课堂小结为课堂整理。
课堂整理核心理念及视角:从教师自己小结走向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从仅用语言小结走向用思维导图、学习导图等借助思维、学习工具去全脑参与的高效整理;从单一对知识小结,走向对知识、思维、元认知三个维度的全面梳理;尤其关注对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启动运行的反思,比如学科规律、工具使用等;从课堂上仅说出来,课后还要用学科日记形式的写下来,甚至晚上就寝前用冥想方法,变短暂记忆,为存盘性质的永久记忆。概括起来说,课堂整理整理什么?整理物品;整理情绪;整理知识;整理思维(方法);整理问题;整理关系及元认知。
侧重点在借助深度体验反思感悟、达成单元大概念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该环节也强调整理、反思,但重心落在关联、转化上。
关联强调本节知识与已学过知识借助同化、顺应、构建知识系统,实现知识结构化,同时也强调自我关联,即从元认知层面进行自我反思、正向反馈。
转化是升华,把认知变成情感,倡导让学生品悟本节课可远迁移的核心观念、观点是什么?解构、改变、可升级大观念有哪些?可解决哪些真实情境下的问题。
从教师小结一一课堂整理一一学后反思是课堂盘点梳理迭代升级路线图,重心不同,小结维度、关注点也不同。在素养导向新课堂常态中,“学后反思是通往核心素养的唯一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