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素敏坚持原创分享2142天,学习收获:
原文:澄在鸿胪寺,忽闻家信至,言儿病危,橙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练。父之爱子,自是之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及是私意。人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优苦,不知己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但要识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意思是陆澄在南京鸿胪寺的衙门里居住的时候,突然接到儿子病危的家信,顿感忧郁,无法忍受。先生说这是修身养性的好时机,如果此时不用功,平日里无事时讲求学问有什么用呢?这时候的人就应该磨练自己。父亲关爱儿子是符合天理的最深切的情感,但是天理也要有中正的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成了私欲。大多数人在这时依照天理应当心有忧伤,于是因为悲伤痛苦而不知自己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一般来讲,七情六欲一旦出现,大多有点儿过分,很少有不足的,然而只要过分,便不再是心的本体,所以一定要调节,直至适中才可。比如父母去世,作为人子,哪有不想一下子哭死以能化解心中的悲痛的?然而圣人说过:“毁不灭性”这并非圣人要强行规定,而是因为天理本身便有限度,凡是不能过分,人只要真正认识了心体,自然不会增加分毫。
这也让我想到了中庸的道理,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快就是慢,慢就是快。遇事能稳住自己。,真的不好做到,如果能做到了,也是我们多次事上磨,境上练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最磨练我们的心智。因为天体本身便有限度,凡事不能过分,人只有在真正认识了新体自然不会增减分毫,把握中庸之道。
5、读家书感悟✓:1分
今天读完自己的家书,又联想到在生活中同样的事情,不同的看法,产生的情绪反应也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作为家长。比如孩子考试。同样是考了98分,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失去的那二分,我们得到的是沮丧,失望。孩子也更没有信心和力量,因为孩子期待多多表扬,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得到的那98分。孩子也会开心愉悦,可以和孩子探讨那98分是怎么得到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努力。这些方法哪些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可以再用,对其他学科有什么思考?孩子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会更加自信阳光、自我赋能。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开挑错思维,多看到对方做到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对方身上哪怕一点点的好的部分,学会欣赏,会和对方的关系更紧密。
6、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1分
今天读了徐挺老师的家书,感受到徐挺老师突破限制性信念。战胜困难一步步走来所获得的成就感。有时候我们确实会被一些限制性信念所干扰。不敢去迈出行动总感觉自己不行,内心纠结,又想做又不敢做,产生内耗。在这时我们要多考虑做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坏的结果能接受,我们不妨就去行动。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记得在一次学习中一个老师说到他用一个食指能把一个新铅笔打断。起初很多人都不相信。老师又说这个铅笔不只是一个铅笔,而是横在你面前的困难,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心,你一定会能打断,如果没有可能打不断,因为我内在信念鉴定上去演示的时候,一下子果然打断了。而且食指也不感觉疼。也有个别人没有打断,说明他对内心的信念还不够坚定,也是困难战胜了他,并且他的食指也会很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