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街诗词闲话
古代诗人的谐音梗,苏轼的避孔子塔是嘲讽谁?

古代诗人的谐音梗,苏轼的避孔子塔是嘲讽谁?

作者: 老街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1-10-06 08:21 被阅读0次

    前言

    老街平时喜欢听相声,也喜欢看脱口秀。脱口秀的明星中,王建国经常讲一些有趣的谐音梗,闻者笑口常开。

    谐音,在古代诗人口中也偶尔见到,其中,也有一些巧妙而且有趣的谐音梗。

    一、避孔子塔

    苏轼是一个乐观风趣的诗人,不过,有时候也开一些有点过分的玩笑。

    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录了一个故事:

    贡父晚苦风疾,鬓眉皆落,鼻梁且断。一日,与子瞻数人小酌,各引古人语相戏。子瞻戏贡父云:“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座中大噱,贡父恨怅不已。贡父晚年鼻既断烂,日忧死亡,客戏之云:“颜渊、子路微服同出,市中逢孔子,惶怖求避,忽见一塔,相与匿于塔后。孔子既过,颜子曰:‘此何塔也’由曰:‘所谓避孔子塔也。’”

    刘颁字贡父,因为有风疾(麻风),所以毛发脱落,鼻梁塌陷。某日与苏轼等人饮酒作乐。苏轼化用刘邦《大风歌》开玩笑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引起哄堂大笑,惹得刘颁愤恨不已。

    随着年龄增长,刘颁的风疾越发厉害,鼻梁几乎塌陷。有人开玩笑说,孔子学生在塔后藏身,以躲避孔子,此塔叫做:避孔子塔。

    这四个字谐音:鼻孔子塌。

    后来的《东坡诗话》、《古今笑史》说,用避孔子塔笑话刘颁的人是苏轼。

    无论是否苏轼,嘲笑别人肢体的残缺,都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二、和尚的幽默

    惠洪是宋朝的一个诗僧,其《冷斋夜话》是一本有名的诗话,他记录了一个谐音的故事:

      予与李德修、游公义过一新贵人,贵人留食。予三人者皆以左手举箸,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予遂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一座大笑,喷饭满案。

    因为惠洪等三人都是左撇子,都用左手用筷子吃饭。于是这位贵人开玩笑说,你们三个人都将”左转也“。

    左转,指向左方旋转,同时也有贬官、降职的含义。意思是,你们都是贬官降职的命运呀。

    惠洪反应极快,马上回道: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

    我们自然都是要左转的,知道您怕不是个不合时宜的人吧。背匙人谐音背时人。

    三、巧妙的谐音对仗

    在律诗的对仗中,有一种利用谐音的对仗方式,一般称为借音对。

    上面提到的慧洪,是一个多产的诗僧,他还有一本著作《天厨禁脔》,其中提到”假借之法“:

    近体诗以声律为标准,每锱铢而较之,盖其法严甚。然妙意欲达,而为诗语所碍则奈何,曰:有假借之法。

    慧洪举了几个例子,如季节谐音:

    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月中桂》

    五峰寒不【下】,万木几经【秋】。 《赠隐者》

    《月中桂》,省题诗也。二诗皆以“秋”对“下”,盖夏字之同声也。

    又,颜色的谐音:

    因寻樵【子】径,偶到葛【洪】家。《山 行》

    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 《游山寺》

    此以“子”对“红”,又以“红”对“子”,皆假其色也。

    又,数字的谐音:

    闲听一夜雨,更对柏岩僧。  《宿柏岩》

    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  《移 居》

    此以“一夜”对“柏岩”,又以“十”对“迁”,假千百之数耳。

    四、出自民歌的谐音

    在南朝民歌中,谐音双关用得非常多,对于后来唐宋诗词影响颇大。例如《乐府诗集》之《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怜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怜心)彻底红。”

    又如《子夜四时歌》中的《秋歌》: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吾)子解(结)千年。

    这一类,多是以物表情,有名词谐音动词:莲谐音怜,柳谐音留。有名词谐音名词:梧谐音吾等。也有动词的谐音,解谐音结。

    在唐朝,也有这类作品,如晚唐温庭筠的《杨柳枝》词云: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名词谐音动词:烛(嘱),围棋(违期)。

    中唐诗人刘禹锡,仿作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竹枝词》云: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形容词谐音名词:晴(情)。

    结束语

    南朝民歌的谐音诗词,多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大胆而直接。这类风格的诗歌即使出自唐宋人笔下,也多是表达情爱这类题材。

    对仗中的谐音,则没有固定的感情色彩。

    @老街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诗人的谐音梗,苏轼的避孔子塔是嘲讽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bn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