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自己上了学,初中的时候学习还算努力,考上了中等师范,跳出了农门,端上了铁饭碗,整个初中学校也就只考上了两个人,当时是很荣耀的事。那个时候我的天地很小,就是乡村小学,就是乡村初中,最远只是去过县城。现在想起来真可谓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什么世面。可我就是爱读书,想读书。
上初中的时候,只要同学拿的课外书,我就很急切的想读,其实还真的没读过多少经典,很多的经典著作都是靠看连环画知道的。师范学校也在一个小县城,但当时碰到了一群好老师,各个业务拔尖。我的音乐老师可以自己作曲,给明星伴奏钢琴,后来成了一个省级乐团的团长。我的美术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写生,在他的宿舍旁边,有一个小屋子,专门给学画画的同学熬通宵用的,他后来成了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他们带着我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读书也使我自己不断的突破原有的认知。我学哲学,我学历史,我学生物,我也学体音美,语数外理化更不用说了。晚自习下了以后,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点着蜡烛,在黑板上用粉笔密密麻麻的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现在我都能够清楚地记得。既训练了我的记忆力,也丰富了我的知识。慢慢看人想事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个时候读完了琼瑶的所有小说,看完了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庭院深深》、《船》、《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等,对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对英雄充满着无限的崇拜。又幸亏学习还算努力,保送进入大学中文系,我的读书生涯才算真正的开始了。
以前根本算不上读书,只是简单的了解而已。上了中文系了,老师要给开各种各样的书单,作业就是读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经典名著,看电视录像电影。大学一年级学习西方文论,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厚厚的《西方文论史》,很多的专业术语似懂非懂,可我就是用笔记把它抄下来了。大四的时候再回头看清醒的多了。读妥斯托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读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先秦的经典,两汉的辞赋,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散文,唐诗宋词,明清的小说戏剧,我的人生被这些一步步书籍充实了,我的情感被一个生动具体人物形象感染着,我的思想被一个又一个的主义熏陶着。我像饥饿的马儿跑到了广阔的草原上,像即将枯死的鱼儿跑到了深邃的海洋里,巴黎圣母院的教堂里边的钟声扣在了我的心弦上,葛朗台临死前用手去抓金子的姿势落在了我的脑海里,哈姆莱特的终极问题生还是死也让我不断的叩问灵魂。我的世界被书本扩大了,我的人生被书本丰厚了。
想一想读书是多么好的事,一杯茶,一本书,一束阳光,一段静好的岁月,在书里去寻找故事,在书里去寻找答案,在书里去寻找自我。不一定会有颜如玉,不一定会有千钟粟,不一定会有黄金屋,但肯定有绚烂的美,有动人的情,有宇宙的真。迷茫中会有人给你指明方向,彷徨里会有人给你力量,现实里面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你无须拥有很多的金钱,也不一定去旅行很多的地方。你只需静下心来,品着文字,闻着墨香,感受万种情韵。
朋友们去读书吧,你可以穿越时间,你可以跨越空间,任意穿越,任意幻化,逍遥自由,自在洒脱,成为别样的一个你。朋友们去读书吧,书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