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告白:少年保护法竟成为孩子滋生恶意的保护伞

告白:少年保护法竟成为孩子滋生恶意的保护伞

作者: 林大嘴157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6:07 被阅读7次

乍一看影片的名字,会误以为这部电影讲述是美好的青春爱情之类的故事,怎样都想不到这是一场告白,一场关于恶意的盛大告白。

影片从始至终都在用几乎冷静的语气讲述几个主人公近乎扭曲的心理,压抑的、昏暗的场景充斥着整部影片。

少年A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以自以为是天才实则可怜兮兮的姿态,用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才能,耍一些沾满鲜血的幼稚的小聪明,为的只是去乞求那个可恨的母亲哪怕一丁点的注意;

少年B骨子里的自卑心理,疯子一样想要活着的渴望,骄傲地对那个他曾经崇拜的天才少年说,你看,你没杀成的人,我杀掉了呢。根本不懂生命的重量,不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活着。原本花儿一样的生命,却偏偏要在手起刀落间崩出的鲜血中盛开出扭曲的恶意。

当然,在这部影片中,森口老师针对那两个少年犯所实施的可怕的复仇计划,也是受到了不少观众的诟病。但看完整部电影,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是那些学生明明是美好的少年,他们是如何能够做得到微笑着杀人,趴在尸体上喃喃自语还是有温度的呢。那个小小的脑袋瓜里竟能生出“要让我周围的世界陪着我一起消失”的想法;即便是面对亲人也是丝毫不会手软,13岁少女杀掉了全家人竟引来一堆狂热的崇拜者;还有少年B最后杀掉自己的母亲的时候,鲜血四溅,难道他心里都不会害怕吗?

影片的末尾,少年A说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没有生命是即使消失掉也无所谓的,说完这些话,他毫不在意地轻轻笑着说开玩笑的。轻蔑的神情,微笑的语气,哪怕明知说完这些话之后,自己就会按下那个马上让周围血肉横飞的按钮,也是没有丝毫后悔的神情。

生命是什么,生命到底有多么值得尊重,这些孩子根本就不懂。

少年A在自己的遗书影片中笑笑说,有少年保护法,即便杀了人也不会被判罪。这也成为这些少年法肆无忌惮的筹码。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有些孩子就是看准了那个可以保护他们的年龄,毫不在意地说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还有之前在网上看到过几张照片,几个少男少女可爱地摆着剪刀手,旁边是被他们杀死的小动物沾满鲜血的尸体。

而如今校园霸凌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逼迫女孩脱衣服、扇耳光、下跪,残害小动物,这些都是我们的少年保护法所保护的孩子们做出的事。

永远都不要小看少年,有时候他们所能够做出的事,远比成人可怕百倍。

然而更让人觉得担心的是这些少年犯背后家长的行为。少年犯罪,可以说是年纪小,不懂事,心智不够成熟才会铸下大错,等等理由,那么他们背后的家长呢?小孩子不懂,大人也不懂吗?记得之前朋友说过的一件可怕的真实的事,一位妈妈带着孩子等车(忘记是高铁还是地铁了),他们前面有一个女生,手里拿着吃的。小孩想吃,妈妈让他跟姐姐要,女生没有给,结果小孩子一把就将女生往轨道上推。以列车的速度,若真被推下去,女生必死无疑,幸亏有路人及时拉住,才避免了这场不幸。可是令人愤慨的是,那位妈妈一句话也没说,连句道歉都没有。这样的母亲教出来的孩子前途着实让人担忧,他若长大后变成杀人犯一点也不叫人奇怪。

少年犯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其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成长的环境,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

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本意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心理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为了其身心健康考虑,以管教为主,可若家长根本不重视相关教育,甚至不明事理,一味地溺爱或者不管不问,简直是和少年保护法一起成为了自己孩子犯罪的帮凶。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少年保护法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少年就予以保护,如果家长不重视相关教育,亲手培养出一个个恶魔,那么,原本是国家未来的花朵们,很有可能成为被漂亮的糖纸所包裹的致命炸药。

就像《告白》中少年A轻声细语地说的那样,让周围的世界,陪我一起消失吧。

相关文章

  • 告白:少年保护法竟成为孩子滋生恶意的保护伞

    乍一看影片的名字,会误以为这部电影讲述是美好的青春爱情之类的故事,怎样都想不到这是一场告白,一场关于恶意的盛大告白...

  • 读书笔记(二)

    花了几个小时读了湊佳苗的《告白》。《告白》是一部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长篇推理小说。小说主要围绕对未成年保护法...

  • 恶意滋生的梦

    我想起了今天下午要上的一节空中瑜伽课,惊醒过来,一看时间,已经三小时过去了,此时刚好是瑜伽开课时间,索性躺...

  • 滋生恶意的时刻

    你有没有过难过得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要放弃一切甚至生命的时候?那个时刻是什么帮了你支撑着你走到现在? 姥姥今...

  • 校园暴力事件

    校园暴力事件总是不停发生,青少年保护法庇护,使这种无知滋生泛滥,可是伤害却是真实的。这种阴影甚至可能影响被伤害者的...

  • 《告白》| 恶意之“原”

    《告白》 | 恶意之“原” 原创:彼岸电影book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影book 关注有福利哦!) 少年的...

  • 恶意

    恶意仿佛不可避免,人与人之间总是存有各种各样的恶意,熟悉也好,陌生也罢,恶意却都能滋生。 善良的人总爱自责,反思自...

  • 《告白》有感

    今晚把《告白》看完了,这是一本部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长篇推理小说。主要围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不合理之处展开,并通过...

  • 深圳盐田区青少年夏令营

    父母的辛劳,父母的付出,父母为青少年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成为了滋生青少年坏习惯的温床、不停的督促青少年学习,却没...

  • 焦作夏令营让孩子远离游戏和上网

    父母的辛劳,父母的付出,父母为青少年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成为了滋生青少年坏习惯的温床、不停的督促青少年学习,却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白:少年保护法竟成为孩子滋生恶意的保护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in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