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需不需要有“竞争精神”?通过观察到的几个现象,发现我自己和我的孩子都缺乏“竞争精神”。
1.豆豆在挑选玩具的时候,永远挑的都是非竞赛性质的玩具,例如,化妆盒、积木、彩泥等,而竞赛性质的玩具,例如棋类玩具或是对抗比赛型的玩具,她完全不感兴趣。
2.晚饭间,我说咱们比赛喝粥看谁喝得最快最干净,我说,“我有信心得第一名”,姥姥也说自己有信心得第一,可是豆豆却弱弱地说,“我想得倒数第三名……”(在她的概念里,倒数第三名就是最后一名的意思,哈哈)
3.晚上出去散步,我有意识地跑在前面让她追赶,刚开始还尖叫兴奋地追,但到后面发现我加快脚步,她赶超无望以后,便哭腔耍赖。
4.在一个朋友群里,大家正讨论面对一个沟通难题应该怎样处理更好,刚开始一位朋友抛下这个问题后无人回应,我便发言了,可后来陆陆续续有其他朋友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看着A说得挺好,B说得也有道理,自己瞬间没了主意,刚刚发表的那个观点似乎也站不住脚了,于是就不再想参与下去。
以上四个例子,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竞争精神”,遇到问题和困难第一个念头是退出,缺乏一站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这真的是太怂啦。
应该怎么办?
1.要勇敢。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对于我和豆豆这种“胆小型人格”的人来说,鼓励他们进行再大胆的尝试都不为过。“勇敢”这个词,或许在这里有点“大材小用”了:指的是在跟别人争论时要坚持下去,不能纯粹为了营造和谐氛围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指的是要接得住别人投过来的任何“挑衅”,不能怂,不能躲,更不能假装看不见;指的是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那是无端给自己上的枷锁。
2.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和动植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可以自由思考自由行动,我信仰“年轻”,是因为年轻人身上的那股好奇心和上进心,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一个事件、一个话题、一个行为,一定要对它们产生反应,要有想法,有回应,要始终保持一颗对万事万物敏感的心,这是一个人生命力的体现。
3.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活在当下。很多时候即便我们心理上很想赢但却赢不了,是因为想法不够成熟、不够具有说服力或者操作不熟练导致的,所以,其实当下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为下一次的表现做积累,不要管下一次,只管好这一次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