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上午,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的98岁天文学泰斗韩天芑(qǐ)正式出院。在康复两个月后,他提笔给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毕业生写了一封信,把他的人生经历凝聚成这些箴言,鼓励毕业生勇敢向前,在危机中寻找机会。
天文学泰斗韩天芑先生。韩天芑(qǐ), 著名的大地天文学和天文地球动力学家,我国天文大地测量学科的开创者之一。1923年2月11日出生于浙江象山县,1943年10月考入中央测绘学校大地测量系学习,1958年曾短暂任教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合并入新的武汉大学)天文学专业,教授金格尔测时法。2019年国庆70周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在韩老眼中,搞科研就是为了国家强盛。他在天文大地测量方面紧紧围绕国家需要,为建设西藏、治理淮河和黄河,奔走于全国各地,在西北、中原、黄河、海河和淮河流域,直到西藏边境,测定了大量的天文点。他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建立起第一个测量点,被业内同行称为“巧摘天星的人”。
韩天芑先生荣获共和国勋章。就在武汉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的前两日,心系青年学子的韩天芑给武汉大学2020届15000名毕业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以无垠时空为丈量尺度,人生拥有无穷可能”,“危机中永远蕴藏着机遇,这种机遇会比风平浪静时爆发更多力量”,借以关怀与勉励毕业生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不要害怕失败,勇于尝试,向着更好的自己出发!
对于广大毕业生而言,这封信是一位泰斗前辈对青年一代的最好鼓励;文字中扑面而来的温柔,读之又使人温暖。整篇书信文章的主题就是:人生无限,未来可期。现附信全文。
韩天芑为2020届毕业生写的一封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封信是韩老在大病初愈之后写下来的,其分量不必多说。虽已至期颐之年,韩老还在关心社会、关心未来,他的这封信饱含了近百年生活历程所沉淀下来的真挚情感,看的是静默的宇宙,怀抱的却是满腔热血。作为我国天文大地测量学科的开创者之一,韩老用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举例,教导毕业生们要从国家与社会这样广阔的尺度上,来思索自己个人的定位,引人共鸣又发人深思。
新冠肺炎痊愈后,韩老在公园散心。文辞优美,语音铿锵。通读全信,字字犹如金石之声,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在长达1000多字的寄语中,韩老先生回忆了中国天文学从一穷二白到建立起完整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表示“机遇蕴藏在危机之中”;借以鼓励毕业生们勇敢尝试,不要被一时的成败得失所困住;同时有点明了大学生活的结束不是青春的散场,而是开启了人生的新战场,进入了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嘱托毕业生们要牢牢把握时代的机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天文学可以说是自然科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门学科,自人类文明开始便有。看着无垠的星空,人们体会到了广阔、永恒与惊奇,也感受到了渺小、孤独与短暂;但同时,人类也在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方向。正如韩天芑老师所说,疫情下的2020年虽然不易,但从另一方面看,数字生态的兴起,也给了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国家提出了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基建计划,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领头羊企业,生态包罗万象,涵盖了数字经济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的每个分支,都可能蕴含着机遇。
“大环境不好”,似乎人人都在这么说。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人们仍在继续奋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是机遇还是危机,要善于从中把握住机会,改变这一切的起点都在于尝试。
“热血青春,花样年华”,不用太焦虑,在这个数字化经济的时代,也许最大的定数就是无定数;一切皆有可能,人的一生像大海一样有起伏涨落,但它也像大海一样丰富,有许多东西等着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找到地位和方向,从长远看,人生总是曲折向上的。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热风·随感录》
就像同样关心青年的鲁迅先生曾激励我们:要向上走,不要自暴自弃。而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以自身火光作引,用自己丰富的人生履历和前瞻性的智慧为后辈们指明方向,激励他们前行,这样的关怀又让人感动不已。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