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倾斜,天光乍破。
余华的《活着》带给我的感觉可以用这两句话来概括,那个年代,那片暗沉沉、黑压压的天,却又有着丝丝微光从云层中流泻,在鲜血和黑暗的掩映下,那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是他们前行的路。
活着二字在余华的笔下既沉重又压抑,作者采用倒序的手法,以不经意间在田野间看到的老汉与一头拥有许多名字的老牛为线索,牵扯出一段苍凉而漫长的故事。昔日的余晖如血的灿烈,老人和牛倚在影子上,在沧桑的嗓音中,那个时代的画卷在“我”的眼前缓缓展开。
他叫福贵,年少纨绔,嗜赌成性,终是输光了家业一贫如洗。老父受不了打击,当晚因意外去世,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终是忧思成疾。奈何家产已被他败光,为了求医他四处奔波,没想到半路被俘去充军,炮火,呐喊,他在死亡线上挣扎,熬过了白骨成堆。
多年后终于回到家乡,已是物是人非。母亲终究还是过世了,妻子面黄肌瘦,含辛茹苦拉扯大一双儿女。他终于回到了家乡,他的女儿却叫不出一声父亲,苦难夺走了她的声音。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我”望进老人浑浊的双眼,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生命的悲喜与无常,看到了苦难,看到了混乱,看到了日益消逝的光芒,也看到了落日余晖,老人长长一声叹息。
生活的苦难不止于此,那一场悲欢离合却注定只有悲离的戏才刚刚开场。
儿子因为和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被抽多了血,指尖一点点冰凉,不复温暖;女儿家珍嫁给了偏头二喜,却因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福贵的家庭破碎了,而二喜的家也因为失去家珍而不完整,为了给孩子苦根一个更好的家,二喜努力工作却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管砸死。两个家庭,三代传承,终究只剩下了爷爷和孙子。那时候的日子十分艰难,福贵心疼孙子,给苦根煮豆子吃,可生活却总爱和人开认真的玩笑,苦根因吃豆子贪嘴撑死。一次次获得又一次次失去,亲人长眠于地底,只留他一人在人间挣扎,何其悲之?何其哀之?
余华用冰冷而又平静的笔触写下了整个故事,生活啊,没有团圆,只余破碎。福贵一生受尽苦楚,难享温情,他充满荆棘的一生,被短短几行字概括:亲人相继离去,而他,活着,亲手埋葬了他一个个最亲的人。
死亡,多么苍白无力的一个词啊。仅仅一个词,一层棺木,从今往后,再无音容笑貌。
无人问他粥可温,无人与他添新衣。福贵的余生,仅有一头老牛陪伴,一起长出皱纹,却无人陪他共白头。
或许在那个年代,活着便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
一生读三次,青年、中年、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