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晓敏
校对:雅璐 逢春
编辑:杨荷 雅璐 逢春
大家好,我叫晓敏,今年49岁,是16岁男孩的妈妈。2022年末,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有爱倾听晨读房间。
在这里,我哭的心安理得;在这里,我开心的像个孩子;在这里,我看到了梳着辫子不忘初心的我;在这里,我找到了多年前与老公打不开心结的钥匙。
朋友们,如果你们觉得这些就已经足够多了,那我告诉你,这还不算厉害的,厉害的是在家休学一年多的孩子,自己去市里找学校,自己主动上学了。这是给我最大的礼物。
我在县城里开了家小食杂店,就是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小学平静如水,吵点儿骂点儿也就过去了。初中儿子大了,长成大小伙子了,不吃以前那一套了,白天在学校里还行,晚上在家里写作业,手机不离手。后来我在家中安了个摄像头,这下让我抓住了个正着。对质后从我撕掉了他画的所有作品开始,断网、断电、断米,骂他、打击他、冷战……朋友们,这都是我当妈干的事。
可悲的是我并不认为是我的错,还骂他是白眼狼。可喜的是我学习了杨荷老师的非暴力沟通,每天晨读跟伙伴们读书,学习,浸泡分享……啊!那个美呀!那个滋养啊!允许的种子在我内心发出嫩芽。
记得杨荷老师在一次直播的课上给我解答了一个难题,她说:“请你记住孩子越早挫败成本越低”。好经典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随后,我报了杨荷老师的倾听课,受益匪浅。我洗心革面,爱意充满了我家的每个角落,浇灌着内心的幼苗。
非暴力沟通就是个容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是一副良药。
说起来也很神奇,当我感受到爱的同时,生意也好了起来,老公也变了。我看见了他的辛勤,他的善良,和一次次对我的接纳和允许。我在非暴力沟通的倾听课里赚到锅满瓢满,真的是物超所值,我又把它原封不动的搬到了儿子面前。
当爱没有了条件,当允许遇见了接纳,当瞬间碰见闭嘴,奇迹发生了。这时,孩子像一面镜子,他把我的付出双倍反射给了我和我的家庭。他郑重的提出:“妈给我找个学校吧。我总这样也不行啊,觉得对不起你们”。
而且他还坐在楼梯口跟我说:“妈,以后我找女朋友就找你这样的。
我笑笑对他说:"我有啥好的。妈妈穿衣服也不时尚,长的也不好看,个子矮。还没啥文化。”
他说:“不是的妈,你穿着朴素却很大方。你不化妆,但心里美。你爱爸爸不嫌弃他穷。你还很有智慧。上咱家买面包为啥没钱你还给他瓶水喝。现在来讲,像你这样善良的女生很少了”。
朋友们,我哭了,我哭的很欣慰。我的不如意,我的用心良苦,我的委屈,我的付出他一个小屁孩尽收眼底。
我很负责的说,学习真的很重要,不要等到迫在眉睫的时候再来学习,那样代价太大了。来吧,朋友们,我在这里等着你。我们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