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杨阿姨散步回来一会儿,楼下十一楼的徐阿姨就来敲门了。
徐阿姨是我儿子同班同学的奶奶,和我一样都属于陪读的家长。我看见徐阿姨今天的表情有些不对,左手拎着一个大包,右手上还挎着一个手袋,很是奇怪,怎么感觉像是要出远门的样子。
我一边招呼着徐阿姨到屋里坐,一边问道:“你这是要干嘛,大包小包的”?徐阿姨苦着脸无精打采地说:“我要回家了,就坐一会儿,赶时间乘车去”。
“你要回去”?我很是诧异,大声地重复一遍徐阿姨的话。
徐阿姨告诉我,他外孙昨晚突然跟她发脾气,嚷嚷着不要他舅婆陪读,她要妈妈来,还很是委屈地喊着:“别人的孩子都是妈妈陪读的”。
看得出来,徐阿姨心里很是失落,记得曾经听她讲述过,她这外孙从小都是她带大的。高中陪读,也是外孙自己提出来,让舅婆来陪的,高中陪读生涯都要接近尾声了,外孙突然提出需要换妈妈来,也怪不得徐阿姨心里难过。
对于徐阿姨照顾孩子,我是知道的,很是尽心尽责,甚至比有些孩子的爸爸妈妈,还要尽力。
记得有一次,学校临时更改了放学时间,可徐阿姨没在家长群里,她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所以她并不知道这一消息。她以为是老时间的,站在寒风凛冽的校门口,傻傻地等了两个多小时。
像我们晚上九点二十刷卡,徐阿姨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刷好卡,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孩子放学。我经常看到好多家长,不是迟到了,就是没带卡,徐阿姨这样的错误一次都没有犯过。
人都是有感情的,今天徐阿姨是特意来向我告别的,之前我们一起上下楼,一起去接孩子。虽然我们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冷不丁听说她要回去了,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舍。一份相互信赖的情感,在大半年时间里悄然产生了,有点突然,一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心里的难舍难分之情,还是徐阿姨提出,把你的电话号码抄给我吧!
我这才拿起笔和纸,写了我的电话号码给了她,徐阿姨又问了一句:“你姓啥呀”?哦,我又赶紧写上我的名字,把纸条递给了她。
我们在一起,从来都没有聊过自己姓啥名谁,都是以孩子为前提的话题,徐阿姨接过我的纸条,认真地折叠好,小心的将它放在包里层的拉链口袋里。
临近高考了,我们都知道,家长们有些担心,孩子们也有压力,十一楼的孩子也许是因为这次八省联考的成绩,他自己感到不满意,他想让妈妈来陪。估计也是想借助妈妈的威严,给自己加大力度的冲刺,作为家长,已经到了孩子最为关键时刻,可以说,天大的事都可以往后推推,为了孩子的前程,都会愿意倾其所有之力,做好孩子最为坚强的后盾。
看着徐阿姨提着行礼,一步一步地走向电梯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但愿我们的孩子都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没有辜负我们做家长的一片执着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