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贫穷本质就是穷人缺乏信息、信念和拖延,下一步要敢去想。
因为只有相信才能做到,只有敢想自己也能变富,渔夫才会迈出贫穷现状的第一步。
-1-
不要以为富翁与渔夫的故事是童话,渔夫变富翁的故事已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1982年,20岁绍兴女孩徐爱华失业了,她不甘心回农村,决定做点儿什么。
她借来扩音器,走街串巷教女孩子做衣服,每人只收15元学费。
她一共招收了100个学生,拿着收来的学费,她买了一台二手手动缝纫机,利用城里国有企业不用的布头,她开始她的缝纫学校。
课程结束,她留下其中最优秀的8名学生开了一家服装店,加工服装并出售。
生意扩大,到1991年她买了60台自动缝纫机,成为一名企业家。后来欧美的国外订单雪片般飞来,徐爱华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2008年,她开始向房地产投资2000万元。
就这样,徐爱华成了一名亿万富翁,真实演绎了海边富翁看似童话般的建议。
-2-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渔夫身边也有一个“徐爱华”,他甚至就是渔夫的亲戚或者邻居,那会怎么样?
渔夫身边的“徐爱华”一步步借钱、买船、开厂、上市,
这时的渔夫还会信命、苟且钓一辈子鱼为生吗?
相信渔夫也一定相信自己可以过得更加富裕,这就是“示范”的作用。
-3-
又假设徐爱华坐上时光机回到1982年,她会对20岁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她一定会告诉自己,第一步教裁缝、第二步办服装店、第三步扩大投资办工厂、第四步投资房地产......
但她一定还会告诉自己:信心要再坚定一些、步子要再迈快一些、弯路要再少走一点,不要迷茫、不要害怕失败,你一定会最终成功。
突然,我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海边那位谆谆教诲的富翁,会不会就是二十年后的渔夫?他从未来穿梭回来,就是想告诉渔夫,你也可以变成富人,他的建议就是变得富裕的最优路径。
“教育”的作用就是如此。

所以让穷人敢想变富的最好方式就是:示范和教育。
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有富人的思维;穷人之所以穷,归根结底是他的穷人思维。
对贫穷知道了、敢去闯,就是走出贫穷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